这个修修补补还在用的背篓,是故乡人发给我的。看到它也已是风烛残年的模样,让我很有感触。我觉得它能代表故乡那些在大山里生活的庄户人的宿命。
我的故乡是山西北面一个小山村,那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山路弯弯,多是羊肠小道,村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靠这样的背篓来运输,是家家都使用的必备工具。送粪、倒垃圾,背土、垫地、出山药、刨药材、拾蘑菇、挑苦菜等,用途十分广泛。
记得,那是60年前,秋天的一个下午,那年我才十岁,我跟我二爷爷借了一个篓子没能及时给他还回去,影响了他干活。脾气火爆的二爷爷找我要篓子,没想到,却因为一句话影响了我爷爷的情绪。结果,弟兄二人一个为篓子,一个为孙子大打出手,吓得我泪流满面。自此,那个篓子的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到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心里还会有些不舒服,那次让我知道了篓子对于村里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编篓子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力气活儿,从早上起来忙乎,最快也得一天,擦黑的时候基本就编好了,村里头的能工巧匠们都会干这个活儿。想编个篓子,春秋两季要先到林子里去割荆条,选择顺溜、枝条匀称、粗细相当的,背回家之后,要保持荆条的湿度。编的时候,削去多余部分,让荆条一根一根地保持光滑、顺溜。起底的时候,按照将来篓子的大小,铺设适当数量的条子,从根部编起,然后起帮、合拢、收边,在编制的过程中为增加条子的柔软度,还需要用火烤烟熏。这样编制成形后的篓子才能美观,条纹清晰,错落有致,结实耐用。
如今,掰着手指头数数村里那些个编篓的高手们,都已先后作古。乡村的羊肠小道也早已消失,村村通的马路到了各家的门口,背篓显然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已经鲜有人家还保留着这个物件了,自然能够编出这个篓子的人也就没有了。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背篓显然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乔兴旺(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