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古代国画里的“钓”之乐

  在岁月的长河中,古代国画如璀璨星辰,闪耀着艺术光芒。其中,“钓”这一主题,似韵味悠长的诗篇,魅力独特,向我们诉说着古人的闲情逸致与深邃智慧,展现令人心醉的快乐境界。
  当展开古代国画长卷,“钓”的美妙场景缓缓呈现。或在一江春水畔,或在宁静秋湖旁,总有雅士手持钓竿,静候鱼儿上钩,其身影在山水间渺小却和谐。
  先赏《寒江独钓图》,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江水潺潺,波光粼粼。老者独坐江边巨石,身旁鱼篓朴实,他身着素袍,头戴斗笠,目光专注江面。钓竿似连接他与自然的桥梁,微风拂动衣角,他仿佛与山水相融。此画构图简洁,线条勾勒山水轮廓,空白营造浩渺江水与广阔空间,引人遐想。色彩淡墨渲染,山水素雅清幽,烘托空灵静谧氛围,展现老者内心宁静淡泊,体现画家对道家“无为”的理解追求。
  再看《秋江渔隐图》,枫叶似火,层林尽染,湖水映秋阳泛金光。年轻文人闲坐垂柳下,悠然垂钓,神情轻松惬意。画中人物刻画细腻,枫叶湖水描绘精妙,色彩对比鲜明,笔触细腻,营造浓郁秋意。低垂柳枝与摇曳水草增生动感,象征文人随性自在。此画体现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时寄情山水、寻心灵慰藉,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还有《溪山渔乐图》,青山绿水映衬,溪流潺潺,小舟轻泛,数位友人溪边同钓,有的谈笑,有的专注,有的饮酒,表情愉悦满足。画布局层次分明,远近景处理恰当,人物姿态表情刻画生动,展现和谐氛围,体现古代文人重友情、求精神共鸣,在山水间寻心灵寄托与快乐。
  在古代,“钓”乃与自然相拥、修身养性、畅叙幽情之妙法。古人于山水之间,持竿垂钓,让心灵与自然相融,在静谧中涵养性情,在交流中传递真情。
  然而在现代社会,“钓”或类似活动的意义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人将其视为一种休闲娱乐,但往往带着明显的功利心。具体表现为,他们过于注重钓到鱼的数量和重量,以向他人炫耀成果,满足虚荣心;或者将钓鱼视为一种社交手段,并非真心享受过程,而是借此拓展人脉,谋求利益。这种功利心的影响不容小觑,它让人们在钓鱼时变得焦虑浮躁,失去了与自然亲近、放松身心的初衷。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功利化,缺乏了古人那种纯粹真挚的情感交流。
  我们应从古代国画中的“钓”之乐汲取智慧,停下匆忙脚步,找回宁静与快乐。比如,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定期安排时间走进大自然,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专注于当下,不为外在的名利所扰。当我们面临压力和挑战时,也能学习古人从钓鱼中领悟的等待与沉淀的智慧,不急于求成,而是厚积薄发。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古人通过钓鱼建立的真挚情谊,在现代社交中多一些真心,少一些功利。
  当驻足于这些古代国画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那份“钓”之乐,那份宁静、自由与热爱,触动心灵。如今生活节奏快,喧嚣浮躁,我们应从古代智慧中找寻真谛,回归内心的平和与纯粹,让古代国画中的“钓”之乐在现代生活中重焕生机。

□徐玉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09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7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5期

  • 第2024-08-02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