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小学时,在暑假会结成学习小组,不像现在的孩子要去各种培训班。
1964年,我家搬到了太原市并州东街东岗路的粮库宿舍居住,我也转学到了南城区并东小学读书。宿舍是瓦房,院子挺宽敞,就在学校的背后,走路也就六七分钟。暑假到了,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我们这个小组有七八个同学,多住在东岗路附近,学习小组就安排在我家。
暑假期间,老师布置了暑假作业,除周日外,学生每天上午要到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写作业。8点半,同学们就陆续来我家了。我们把家里的小桌子搬到院里,一张不够,就到邻居家借一张来用。那时,夏天小桌子小板凳大多放在院里,用来吃饭、纳凉,晚上休息时才搬回家。同学们来了,有桌子,有板凳,自己找位置,自由组合,一起围在小桌子周围写作业。
每天的暑假作业不多,写作业时遇上不会的就请教其他同学,互相帮助。个别调皮的男同学不省心,写作业时也闲不住。一会儿借别人的削笔刀削铅笔,一会借橡皮,偶尔悄悄拽下女同学的小辫子,搞得女同学不高兴。有时作业还没做完,几个男生就聊天打闹,在院里撞拐拐、拍元宝、弹玻璃球,玩得酣畅热闹。看到其他同学做完作业,拽过人家的作业,就抄了起来,有时还会争执几句。闹腾得厉害了,有的同学就会喊“老师来了”,顿时就安静了。
女同学比较安静,写完作业也会玩一会儿,跳格子、跳皮筋、抓羊拐,尽兴了再回家。老师会不定期来学习小组检查,督促检查同学写作业的情况,了解学习小组的出勤和纪律情况,也让同学们有所忌惮,促进了学习小组的正常学习。
遇上雨天,学习小组也要正常学习。个别同学打把伞,大多数同学家里伞少,就戴顶草帽,也没雨鞋和凉鞋。我们把学习阵地就转移到家里,有趴在桌子上写的,也有趴在炕上或柜子上写的。写一会儿作业,调皮好动的男孩子们就又开始闹腾了,炕上地下总是不消停。妈妈是家庭妇女,有时劝几句,就收敛点,每次学习结束后,妈妈总得把家打扫一遍。
前几年同学聚会,有人想起了我们学习小组的往事,感慨那时年少调皮的欢乐时光。当时,我家有个后院,在空地上种了玉米、葵花、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庄稼和蔬菜。有男生趁人不注意就溜到后院,到庄稼地里乘凉,看到西红柿由绿变红了,几个小兄弟就你一口我一口犒劳自己,妈妈炒菜去摘西红柿时,红了的西红柿早没了。
那时,受读书无用思潮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初中或小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许多同学再没见过。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常常想念他们,想念那时欢乐的暑假生活。
梁建军(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