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古代舟船种种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收获农耕文明成果时,依靠漫长的海岸线和发达的河湖水系,也描绘出海洋文明的锦锈画卷,造船技术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笔。
  最早,古人将葫芦系在腰间渡水,这种葫芦腰舟的浮具类似现在的游泳圈;同时,桴筏一类的渡水工具也被广泛使用。人们将几个木头捆扎起来,大的称筏,小的为桴,《诗经》中就曾提到“庶人乘桴”,这些制造简易的半人工舟,可使人免受水浸之苦。
  能得心应手运用火与石器后,古人开始尝试把一段树木挖空制成底部不透水的独木舟。因为具备容器形态和船舷,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船。“火焦法”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造舟法,即在选择合适的树段后,用湿泥包裹需要保留的部分,余下的地方先是由火烤成炭木,再被人用石器轻松挖掉,此过程不断重复,直至不需要保留的木头被全部掏干净。
  独木舟虽具备一定的水密空间和储备浮力,但稳定性仍不够好,尤其是它的大小和内部空间受制于树木形态。于是,人们不断加高加宽两侧木板,这样,原来的独木舟就逐渐变成了船底。后来,经过不断改进,通过独特工艺将一块块木板拼接成船壳,用肋骨、隔航板增加船体强度,转变成原木加工制成的木板船。根据甲骨文的“舟”字上面的三条横线推断,当时船的形态,就已经不是独木舟了,三条线极有可能表示船上有三段加固或分段隔仓。
  木板船的诞生,为后来在它基础上不断优化出的各种船类提供了无限可能。例如,春秋时期,占据水利优势的吴国就制造出功能强大的“艅艎”。这艘由人力驱动,需要大量桨手的船,体型庞大,首尾高耸,具备强大的防护和战斗能力。在汉代,这种楼船更是成为水军的主力战船,可容纳上千名士兵,同时配有纤绳、楫、橹、帆、舵等工具,设备齐全,攻守兼备。船首和船尾均设有抛石机,舷边有防护墙,可抵抗来自于敌方的巨石攻击。刘禹锡的名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就是讲西晋王濬率领楼船军顺长江而下,成功攻破吴国都城这段历史。
  东晋人卢循从安全性入手造出八槽舰,具体做法是用木板将船体内部划分为彼此独立的8个船舱,只要将木板间缝隙处填实,便能达到各舱间互不渗水的密封效果。这种遭遇攻击或自然灾害导致一两处破损漏水也不会殃及其他船舱,从而整艘船不致沉没的水密隔舱技术,后来被记载于《马可·波罗游记》中,传播到西方。
  唐朝以前,船的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桨楫的间歇推进,但唐江陵尹李皋从水车转动中受到启发,制造出桨轮露在水外的新型运输明轮船。他在船舷两旁各装一个有八叶片的车轮,轴上装踏脚板。水手用力踩踏,轴转轮动时以轮带水,船便可破浪前行。桨轮连续运转,极大提高了船的运行速度,缩短了运输时间。
  当然,最全面展现我国古代舟船种类和先进技术的,还得数郑和船队,它由200多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据《明史·郑和传》记载,船队的宝船,即主力舰,供指挥人员和外国使节乘坐,也可装运宝物,最长的约151.18米,宽61.6米;具有交通和救生功能的马船,则主要用于运输;粮船提供后勤保障;坐船则用于装载人员或货物;战船负责军事威慑。我国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在明朝,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妙如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8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6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1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