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子夜

守住精神家园

  我家世世代代皆是农民出身,不知为何到了我父亲这一辈他却不干了。
  父亲高中念完,那时我家光景贫寒,外加爷爷去世,让整个家庭雪上加霜,原本想考大学当公务员去吃“皇粮”的父亲,在爷爷去世那一天读书的梦便破灭了,因为奶奶目不识丁,也只是普通妇女,可以做一点农活,却也养活不了一大家子。姑姑得知爷爷去世,哭着也不想读书了,父亲见状坚决反对。
  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他决定去青海做木匠赚钱。那时奶奶一直挽留,想让他踏踏实实在家里种田,可父亲却说,出去做一点什么活计不比靠庄稼收成好?
  就这样父亲出去赚钱谋生了,留下奶奶继续务农,姑姑读书。
  一晃多年过去,父亲赚到钱就寄给家里人,也让奶奶感觉父亲在外的确能吃苦,也能照顾好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父亲从做木匠到自学土木工程,后来成了一个“包工头”专门承揽乡里乡亲大小工程。
  我耳濡目染父亲一步一个脚印,从一 开始坐大巴到西安参加各类工程培训,到后来有了桑塔纳轿车,有了奥迪轿车,事业顺风顺水,又换了大众途锐。
  这时他已年过半百,而我的奶奶也早就入土为安。家里的土地早已荒芜,从过去奶奶兢兢业业种苹果树、种蔬菜、西瓜,再到她去世之后开始荒芜,母亲觉得既然咱们都要搬去城市住了,土地就退了吧,留着也没用。
  可父亲却笑着说:不行,土地是农民的根,无论我们在哪里,这个根都不能断。既然觉得荒了可惜,就借给村里穷人种吧,但不能没有它。
  父亲操劳太久,做儿女的已不想他再如此奔波。于是父亲便住在城里接送孙子放学。
  由于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城市,几乎不怎么会说方言,可父亲只要不忙,就喜欢教两个孩子说陕西话,一边教,一边还鼓励他们说:对,就是这个味,记好了,这是咱陕西人自己的语言。
  说着不尽兴,他拿起二胡一边拉,一边唱一段陕西秦腔。
  我故意说,这太老土了,快不要拉了,耳朵都疼了。父亲一脸严肃说:耳朵疼也要多听听,这是咱陕西人的戏曲,陕西人的语言,你们年轻人都说不学,以后就失传了。
  孩子们一听我不喜欢,他们也故意捣乱起来,哈哈爷爷不好听,难听死了,不要学了。
  父亲一听生气了,收起二胡,开上车回家了,这一走几个月也没有一个电话。
  计划出国之前,我带孩子们回乡去看望父亲,他一个人坐在硕大的院子长板凳上拉二胡,一边拉一边唱戏。见我们回来,他放下二胡,迎接孩子们。
  我知道,他也想念我们了,只是他性格倔强,不愿意说。
  我给父亲带来一把新二胡说:爸,你那把二胡用太久了,我给您买了一把。父亲惊讶地抬起头,你这不怕方言难听,不怕秦腔太吵了吗?
  我呵呵笑了一下没出声。
  父亲接着说:如果不是你这么固执已经有了孩子,我真想说你,咱们地地道道农民的孩子,一辈子本本分分找个中国男人过日子不行吗?怎么非要找一个外国人?
  我竭力辩驳:爸,我不是找了吗?不仅找了中国男人,而且按您说的,不能嫁去外地,我才跟重庆那个分手了,找了一个陕西人,可是您也知道,我们过得不幸福呀。
  父亲说:找错了,可以换,可以再找。咱们陕西这么大,我就不信,没有一个好男人。
  父亲一边摸着小儿子金色的头发,一边说:要不是你妈不声不响把你这个小崽子生下来,看我不打断她的腿儿。
  儿子威廉冲父亲乐呵呵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说着,他把自己手里的桃子递给了父亲。
  秋风拂过,斜阳照着院子里那棵结满果子的桃树。父亲从厨房里拿出来几个水蜜桃说:桃子熟了好久了,想给你拿去,又怕你忙。
  母亲这时推门进来看到了两个孩子,也是喜出望外。她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子,里面装满了青葱、黄瓜、辣椒、西红柿。
  我问她:妈,你这是去逛超市了?
  母亲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找水盆清洗西红柿一边说:这几年城里的“假洋柿子”吃够了,又硬又没味。我跟你爸今年回老家,自己在地里种了一点菜,最近都熟了。
  我一听很激动,因为茄子、黄瓜、青椒、菜园子我也只有在童年有过,于是我决定带两个孩子去地里感受一下。
  父亲开车,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几个塑料袋。
  孩子们也是第一次到田里,大儿子说:妈妈,原来树上的苹果这么甜。
  小儿子对着藤蔓上的西红柿一口咬下去,汁液瞬间喷溅了出来。
  父亲笑着说:这就是我不想把这块地退了的原因呀,现在我老了,退休了,可以跟你妈自己种菜,养花了。
  乡下暂住就要辞行,孩子们欢呼雀跃,终于可以进城去吃肯德基、披萨了,这几天稀饭、面条吃太多。
  母亲在车上给我装了许多食物,白菜、萝卜、青椒、黄瓜、西红柿……她恨不得把整个田野的秋天都让我带去城市。
  她说:城里人,永远不知道秋天的快乐。
  我当然记得麦浪翻滚的时候,蝉鸣鸟叫,机器轰鸣,西瓜堆满院子。
  我也记得在漆黑的夜晚,一盏微弱的灯光下,剥毛豆、玉米的日子。
  父亲虽说多年没有碰触庄稼,可是他从12岁跟爷爷在大山里种地、捉野兔、收玉米、割麦子,他的童年里都装满了这一片土地。
  上飞机之前,父亲拿来一箱沉甸甸的食物,他说知道我们陕西人喜欢吃面食,到了美国吃不到馒头、面条,就把这些晒干的馒头热一热再吃。
  我说,海关安检很严格,我不想惹麻烦,还是别带了吧。父亲也是担心,从里面掏出来一包小米,一把挂面说:去给海关说说情,就说孩子们离不开这些家乡的食物。
  到美国的前三个月,为了让孩子适应生活,我也到处打听买馒头、面条的地方。
  父亲发视频过来,问候我们身体,之后马上叮嘱孩子们:记住你们是中国人,一定要说中国话,对了,你们不忙的时候给爷爷打视频,爷爷继续教你们陕西话。
  大儿子知道父亲的用意,他如今已经十多岁,从他两岁时我与前夫离婚,他更多时候都在我父母的帮衬下成长,因此他对我父母有深厚的情感。
  大概他已经懂了父亲喜欢听陕西话,于是他补充了几句说:爷爷你放心,我才不学英语。我就跟您以后说陕西话。
  父亲一听呵呵笑着说:英语也要学习,以后多学一点知识回国,把咱们国家建设得更好,这样就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孩子回复完父亲,挂了电话去看电视了。
  我开始收拾带来的书籍,还有大学里的课程计划。
  父亲又发来一条微信:早点读完书回来,我跟你妈种了好多樱桃树,等你回来了,咱们带去城里,让你们朋友都尝尝。
  窗外秋叶飘零,太阳徐徐落下,在一片死寂中,我仿佛又听到了古城长安的车水马龙,美食街市里的烟火热闹,还有城墙脚下拉着二胡,扯着嗓子的秦腔。
  一阵秋风吹过,窗外花香钻进了我的公寓,这时风吹麦浪,果园里的苹果、桃子、西瓜、黄瓜、西红柿都似乎在向我招手……父亲曾经为了生存,放下了自己多么不舍的土地,而如今他却再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这片精神家园。

□沉香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11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9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9-04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9-02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