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邵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通志·氏族略》《万姓统谱》等所载,周文王第五子召公奭(音shì),食邑于召(今陕西省东岐山西南),后又封于燕,至太子丹时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召为氏,后加邑为邵。
2.据《姓谱》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之后有邵姓。
3.出自他族改姓。如清满洲八旗乌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时云南定边土把事有邵姓;今瑶、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召公奭。周文王庶子,周武王之弟。西周著名政治家,因他食邑在召,所以又称为召公、召康公或召伯。曾辅佐周武王在灭商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成王时被封于燕国(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他派长子去管理燕国(或称北燕,都蓟,故城在今北京西南),自己留在镐京(今陕西西安沣水东岸)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与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以西邵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的子孙世袭其位,也都称“召公”,共同辅掌周朝国政。周王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着东移,迁徙到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公元前222年,燕国为秦国所灭,召公的子孙就以原封地“召”为姓。汉代以后,召姓子孙大多把“召”改成“邵”,从此诞生了邵姓。他们尊召公奭为邵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据有关史籍记载,燕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主要散居在中原地区,包括今河北南部、河南、安徽西部。两汉时期,散居在河南的燕国王族子孙,多改为邵姓,经繁衍发展,在安阳、汝南、南阳等地形成望族。三国魏晋时,邵姓主要聚居于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阳、汝南一带,其中在河北居住之邵姓以“博陵”为堂号。西晋末年,这一支邵姓开始南迁,后辗转到达福建、广东等地。而其他地域之邵姓也于此期大举南迁。据有关资料所载,唐代有籍贯为广东翁源的邵谒,宋代有籍贯为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见在此以前,邵姓已落籍该地。
北宋时,有著名哲学家邵雍随其父邵古由河北范阳徙居河南共城(今辉县),后子孙昌盛,族大人众,发展成为洛阳望族。宋代时,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多有邵姓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姓族人。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袭扰,邵姓为避祸已广布于江南各地,而邵雍之后为避祸,有一支徙居豫西山区。目前,河南豫西之邵姓,大多为邵雍的后代。邵雍的十六世孙邵重英,元代任户部给事中,其子邵质明初为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子邵仲美任清江知县,仲美子邵让于明初自山西举家迁到河南新安县克昌村,为邵雍十九世孙。他的后代发展成为大族,分居在嵩县、渑池、伊川、宜阳、洛阳、洛宁、汝州、郏县、内乡等地。
除这一支外,邵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历清朝至现在,邵姓的分布更为广泛。
从清朝开始,有邵姓迁至台湾,后来有的又移居海外。如今,邵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江苏、甘肃、安徽、湖北等省为多,上述五省的邵姓约占到全国汉族邵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宗族特征
1.邵姓名人多学者,为中国文化的贡献甚巨。
2.历史上的邵姓名人,多出在宋代以后。
3.召、邵同宗,至于召姓改为邵姓的原因、时间,还待有识之士去考察。而当代召姓人氏却稀有。
4.邵姓字行辈分排列有序。据清光绪二十年邵作荣等修的《邵氏宗谱》所载,河北营城邵姓一支字行派语为:“本自圣裔,为名贤孙,敦崇士习,永守纲常。”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邵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邵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不怕丢官的邵玘
邵玘是明代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历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江西按察使、福建按察使、南京督察员左副都御史,类似于“中央巡视组组长”。
永乐十五年(1417年),邵玘奉命巡按河南。他上任后,接二连三地收到开封百姓的告状,要求严惩陈姓县官贪赃枉法的事情。听到风声的陈姓县官,连夜跑到邵玘居所送上沉沉的一箱黄金。回到京城,邵玘如实上奏永乐皇帝,随后,陈姓县官被革职查办。开封百姓称赞邵玘为包青天转世。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南方接连洪灾又旱灾,明成祖命邵玘速去两浙巡视水旱灾情。邵玘回禀明成祖:“我是浙江人,到浙江巡视不合适。”明朝规定“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成祖坚持。为了避免做事不公,邵玘又提出增派一名御史,邵玘的做法得到了皇帝的赞许。于是,他日夜兼程,火速赶到浙江金华重灾区,深入灾户查看灾情,一方面传令地方官开仓赈济百姓,另一方面兴修水利,建造堤坝,成了御史界的大禹,留下“治水能臣”的美誉。
史书对邵玘的功绩评价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