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

刘柳之交

  同中进士,同朝为官,同升迁,同流放,做了多年的难兄难弟。从此,二人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对患难与共的朋友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
  公元793年,刘禹锡21岁,来自寒门士族。柳宗元20岁,出自名门望族。两位素不相识的读书人在长安城参加科举应试,同中进士。就这样,他们在庆宴会上一见如故,并结拜为兄弟。从此,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友谊就此开始。他们凭借出众的才华在长安城声名鹊起。之后,他们便各奔前程,外放做官。
  公元803年,结束任职的柳宗元回到长安,为他接风洗尘的人就是十年前的好友刘禹锡。就这样,刘禹锡和柳宗元又同在御史台做官。公元805年,太子李诵即位就是唐顺宗。于是,他任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可惜的是,这场革新只维持了一百多天。王叔文、王伾失势,先后被贬杀,而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位被贬为边远的州司马。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总而言之,这场革新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刘禹锡、柳宗元两位朝廷重臣一下子被贬到蛮夷之地,成了漂泊囚徒,最终只落个司马闲职,而这一贬就是十年。刘禹锡去了朗州,柳宗元去了永州。从此,二人开启患难与共的生涯。
  当接到诏书后,柳宗元带着老母亲去了永州。永州就是现在的湖南零陵一带,当时人烟稀少,生活条件恶劣。到永州未及半载,柳宗元的母亲就去世了。这对他的打击巨大。而刘禹锡所去之地朗州,地处湘西,生产力落后,也是穷山恶水之地。后来,和他一起相依为命的妻子因病去世,可谓是难兄难弟,同病相怜。刘禹锡和柳宗元虽说不在一起共事却互通书信彼此鼓励。这段艰难时光也成就了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贬的第九年的冬天,刘禹锡突然病倒了。柳宗元听闻消息后,他从永州给刘禹锡寄来药方,还请医术高明的君素高僧为其治病。没多久,刘禹锡康复了。公元815年,唐宪宗下诏刘禹锡、柳宗元回京。二人激动不已,迫不及待踏上征程,相逢在汨罗江畔。他们回到朝堂后没多久,朝中就有人借刘禹锡的讽刺诗做文章,这又使他们跌入深渊。刘禹锡再度被贬,柳宗元也因此受到牵连。
  就这样,刘禹锡被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今广西柳州)。柳宗元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他不是因为自己被牵连而难过,而是因为刘禹锡被贬之地偏僻难行,而且刘禹锡还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于是,柳宗元给朝廷写了一份申请,请求二人对调。他重申自己是心甘情愿的。此事传开后,朝中大臣非常震惊。大家都被他们有难同当的友情而深深感动。皇帝听说后,就特别允许刘禹锡不用去播州,改去条件较好的连州(今广东清远)。
  于是,刘禹锡、柳宗元收拾好行囊,在赴任途中结伴而行,互相安慰。衡阳是他们一路相伴的最后一站。自此,刘禹锡改为陆路,而柳宗元继续走水路。而衡阳一别竟是人生的永诀。公元819年,柳宗元离世,享年47岁。弥留之际,他还念叨着“吾友梦得”。在去世前,柳宗元多次写信,请好友刘禹锡照管自己的孩子,并把自己一生的文稿都托付于他。
  柳宗元去世时,刘禹锡正在护送母亲的灵柩。当他得知噩耗时,刘禹锡“惊号大叫,如得狂病”。他一边哭泣,一边写下《祭柳员外文》。于是,他强忍着悲痛又把柳宗元的灵柩运回故里。安葬完好友后,他又把好友的儿子接了过来,悉心抚养成人。世间自有真情在。刘禹锡没有辜负朋友的托付,他用后半生的心血整理柳宗元的遗作,撰成一部《柳河东集》,其原名是《唐柳先生集》,又称《河东先生集》。这也是刘禹锡对朋友最好的慰藉了。
  “以柳易播”,生死相托。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就是“刘柳之交”,感天动地,至死不渝,令人敬仰!

□罗保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3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11期

  • 第2024-11-08期

  • 第2024-11-07期

  • 第2024-11-06期

  • 第2024-11-05期

  • 第2024-11-04期

  • 第2024-11-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