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市重点作者座谈会的时间越近,穆童的心情就越兴奋。一连两晚,他在他的新著《古村风云》的扉页上誊写好“穆童敬赠”的字样,然后将书放进精致的塑料袋中。其妻李琼揶揄道,都啥年代了?谁还稀罕你这破书?
穆童低下头不吭声。他很清楚,三年前他开始创作这长篇小说时,李琼总是唠叨他写得太夜,影响休息。但穆童的“犟劲子”一上来,又怎会轻易打退堂鼓呢?捣弄文字三十年,连续两年申请加入省作协未获批,都因缺了一本自己创作的有影响力的书。眼看着不少文友先后加入了省作协,穆童总觉得矮人一截。好不容易书稿完成了,但要交几万元的书号费。他向李琼求助,岂料她“呸”了一声说,这东西,还要倒贴钱,没门!后来,他女儿小茹转了几万元给他,让他出了书。他再一次向省作协递交了入会申请。
座谈会那天,天还未亮透,穆童就提着几十本书,徒步去坐公交。
接下来的事情,仿佛都在穆童的意料之中。
“恭喜您呀,穆老师,心血之作!”
“不简单!不简单!我一定好好拜读。”穆童谦恭地回应着,心似蜜甜。
手上的书只剩下一本,穆童将目光锁定在一个长发姑娘身上。他疾步走过去,只见她与小茹年纪相仿,正在专心刷手机。他微笑地叫了一声“您好!”那姑娘头也没抬,敷衍了一声“你好。”穆童倏地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我送……送本书给您。”那姑娘还是没抬头,淡淡地说,搁桌面吧。穆童如同扔下一个烫手的山芋头,将书一放,尴尬地走了。
吃过午饭,大家各奔东西。穆童大约行走了二三百米,瞬间发蒙了:一个收废品的老人家正将几本书搁到三轮车车兜里。那不是我的《古村风云》吗?穆童发起飙来,为什么有这些书?
老人家瞥一眼穆童:“我刚经过,看到有人扔书,我就捡呀。”
穆童仿似被利器捅了一下,痛到透心啊!但他还是沉住气问,这东西,能卖多少钱?
老人家伸出五根手指:“五毛钱一斤!”
“啊!”穆童几乎叫出声来,“想不到我这书,竟然一文不值!”他看着他的书,如同看到被无情抛弃的婴孩,心里阵阵作痛。他大声说,老人家,这书我全要了!
老人家一脸惊讶:“你为什么跟我争这垃圾?”
穆童本想说明真相,但又很难说出口,他苦笑了一下说,老人家,我不会亏待您的,我比收废站多出一倍价钱。
正在这时,一辆红色小轿车停靠过来,“爸,您在干吗?”
穆童乍一见小茹,立马尴尬不堪,连忙问:“小茹,你?”
“我拜访客户,刚经过这儿,您没事吧?”小茹问。
“老板,那这些书,还要不?”老人家催问道。
“要!谁说不要?”穆童说完掏出20元钱,递给老人家。
“谢谢老板!”老人家收了钱,蹬起三轮车走了。
小茹什么都明白了。她默默地拿出纸巾,小心地拭去书本上面的垃圾,然后说:“上车吧,我送您回家!”
穆童蓦地像一个冻蔫了的茄瓜,瘫坐在二排。他想不到自己伏案三载写出来的书竟然被一些人当成垃圾。这一幕还让小茹看得真真切切,也不知道她情何以堪?
“爸,还在生气?”小茹瞥了一眼后视镜,问。
“不生气才怪哩!简直是糟蹋文化!”穆童余怒未消。
“爸,您不是常跟我说,一个人做人处事,关键是问心无愧。您爱好文学,这情怀多难得,又何必……”
忽然,穆童的手机“嘟嘟”叫了两声,他打开一看,兴奋地叫了起来:“小茹,我入省协的申请获批了!”
“那就好!那您赶紧告诉我妈,让她也开心开心!”
穆童说:“你妈的脾气,我真不知怎么跟她说啊!”
“我妈其实是爱护您,担心您埋头写作熬坏身体。”
“小茹,今天你看到的,千万不要跟她说呀。她如果知道你花那么多钱出的书,被人这样糟蹋,肯定心疼死了!”
小茹停顿了一下说,“这几万元,是您和我妈多年的积蓄。她看到您太想出书了,悄悄从银行取了钱,叫我给您的。”
□黄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