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旻)1月10日,省人民政府农民工工作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推进会,对我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各地市农民工工作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基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及业务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亿万农民工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对于提高和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自2017年以来,全省已累计查处欠薪案件3.25万件,19万余名农民工被拖欠的26.2亿元工资全部按期补发到位,治理欠薪取得了阶段性实质进展,广大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我省连续五年在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考核中取得A级优秀成绩,2022年更是取得了考核以来全国第三名的最好成绩。
省委、省政府把整治欠薪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重点抓、反复抓。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五次全会都作出部署,要求重视做好农民工工资保障,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实行“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查处。省政府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省级政府规章,连续出台了多部规范性文件,提出了根治欠薪14条重要举措,并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持续列入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予以推动。
省委书记蓝佛安亲自督办多起欠薪案件,要求坚决铁腕施治,确保欠薪问题见底清零;近期又专门作出指示,要求高度关注、妥善解决年末岁尾农民工欠薪等民生领域信访问题。
几年来,我省全面健全了“防、管、查、惩”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欠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一是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治理欠薪工作格局基本建立。省市县三级均组建了由政府负责人任组长的根治欠薪领导机构,狠抓源头治理、案件查处、违法惩戒和责任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级政府抓总、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深度参与的整体治欠合力。二是政府负责、动态清零的欠薪查处态势得到持续推进。在创造性实施“三个清零”“四个兜底”的基础上,提标加压明确欠薪“当日受理、3日清偿”,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承担清零第一责任,市级政府做好清零督办,常态开展案件跟踪回访,做到了有案必查、有欠必清,动态清零、案结事了,全省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舆论炒作事件。三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欠薪源头治理办法高效运行。省市县三级监管责任人摸清项目底数,“人盯人、人盯项目”推动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总包代发等工资保障制度落实到位。在建项目普遍成立预防调处机构,将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组织以保函形式替代工资保证金现金存储,为企业释放流动资金67亿元,减轻了资金压力,提高了工资支付能力。四是依法监管、协同发力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惩处有力。各部门加强建设领域日常执法检查,联合开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和冬季攻坚行动,建立运行根治欠薪行政司法联动机制。依法对重大欠薪行为实施社会公布,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不敢欠、不能欠、不愿欠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五是督考结合、失责必追的责任追究体系不断健全。持续开展工资支付专项目标责任考核,全省打分排队;重点时间节点进行明察暗访,带着案件督查项目;严肃实施欠薪约谈问责,重大典型案件全省通报,有效压实了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监管责任。
会上,省政府农民工工作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强调,近期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积极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建设和达产达效;要突出做好稳就业、促增收、强社保、保稳定等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指引。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锚定目标、分解任务、真抓实干,标本兼治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更加主动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对欠薪违法犯罪露头就打,坚决遏制欠薪问题反弹回潮。案发地政府要严格落实欠薪案件清零责任,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清零第一责任人,市级政府负责清零督办,盯紧盯牢区域内欠薪案件动态清零。对新发问题要当日受理调查、3日内解决,未按期解决的要组织约谈属地政府和部门,及时动用工资保证金、政府应急周转金先行清偿欠薪。各地、各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分工负责,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存量欠薪进行摸排,在本地区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组建专班、提级包案等方式限期化解。要实行“一案多查”制度,对欠薪违法行为以及欠薪背后的违法转分包、拖欠工程款、不落实工资保障制度等违法行为严肃实施处理处罚,向社会曝光、开展失信惩戒,涉嫌犯罪的要严肃追究刑事责任。要密切行政司法联动,人民法院在接到欠薪执行申请10日内冻结账户、查封财产,公安机关对欠薪犯罪案件要提前介入、有案必收,检察机关全程监督。全省上下要时刻坚持“控新治旧”的工作原则和“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全力遏制欠薪问题反弹反复。
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欠薪隐患源头治理,努力实现断根治本。要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欠薪问题发生的重点领域、产生的根源和蔓延趋势,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管长远、治根本的对策举措。特别是对于建筑领域欠薪“老大难”问题,要紧紧抓住“资金”和“秩序”两个关键核心做文章,扎牢预防“新欠”的制度笼子。要保证农民工工资“有钱发”和“发到位”。
三是要优化治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动态监管,提高根治欠薪监管效能。加快推进劳动保障智慧监察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在区县、企业和项目广泛开展“无欠薪”创建活动,根据国家要求和我省实际,制订创建标准、创建程序和工作计划,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给予政策优惠支持,加强正面引导宣传,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形成“无欠薪”的强大声势和有力氛围。
四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常态化实施督导考核问责,凝聚整治欠薪的合力。各级政府要把根治欠薪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工作督导、跟踪责任落实,做到监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要加大对重点地区、重大案件的工作督导力度,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案件清零、项目监管等方面的问题立即提醒反馈。对发现失职失责线索的,不讲情面,移送纪委监委追责问责;涉及国有企业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报其上级集团及主管单位,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作出问责处理。
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春节就快到了,解决欠薪问题到了最要紧、最吃劲的时候,不能有一点闪失和疏忽。“要立即梳理工作进展和问题。”对照国家和我省关于春节前欠薪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任务部署及工作指引,一项一项梳理出本地区未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尚未办结的欠薪问题,倒排工期、责任到人、逐条销号。
“要保持投诉举报渠道的全面畅通。”继续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和联合大接访,随时接受农民工反映欠薪问题,多部门协作接访办案。对微信平台和来人、来电反映的欠薪线索,全面录入台账,当日核查处理,在3日内核处完毕。从现在起至春节前实行案件日报制度,各市政府每日将案件解决情况、新收欠薪线索数量和存量欠薪数量动态报省。
“要包案确保案件按期清零。”对于重大、疑难问题,案发地市、县政府负责人要主动过问、上手办案,主要负责人要包最难的案子。所有欠薪案件要在春节前一个不落地核处到位,拖欠的工资要一分不剩地清偿到位。对于政府工程和国有企业欠款欠薪问题,要按照省农民工治欠领导小组印发的有关工作意见立即无条件解决。
“要抓好欠薪社会风险防控。”加强涉薪舆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控,遇有苗头性风险隐患,宣传部门、网信部门、公安机关和人社部门要迅速处置,线上线下同步处理,坚决避免蔓延扩大,做到不添乱、不添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农民工工作无小事,根治欠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毫不松劲、一以贯之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根治欠薪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推动我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