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引》)广受社会关注,指向了营养对公众健康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以来,我国国民营养的顶层设计也不断提速。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要解决民众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后续《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用专门章节论述“合理膳食行动”,提出了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这些都是有益的政策实践,也取得了积极成果。
在此背景下,有学者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概念的基础上,开始提倡“营养安全”。所谓营养安全,是通过满足民众对食物营养和功能的需求,减缓慢病高发态势,同时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营养从个体行为提升到公共健康安全高度,同样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精神的理解和贯彻。这种跃升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动承担起营养安全治理的主体责任。构建新时代新征程的营养安全治理体系,需要从立法、保障、产业等方面推动。
一是用制度引领营养安全,适时将有关立法提上日程。在党的领导下,以法律形式把营养安全的内涵目标、各级政府责任、标准制定、服务提供、法律责任等内容固定下来,是改善民众营养安全的根本保证。
二是用投入换取营养安全,完善服务和保障。不论是开展与营养安全相关的监测评估技术、实验室、人才队伍等能力建设,还是为民众普及营养安全知识,或是在社区层面提供营养健康服务,都需要政策支持和持续投入。
三是用市场促进营养安全,高质量发展营养健康产业。我国已在政策层面明确,实施国民营养计划的策略之一,是开发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实际上,营养健康产业也是促进营养安全的物质基础,甚至具有一定战略意义。
营养安全连着个人健康责任与公众健康福祉,也连着健康事业进步与健康产业发展,我们需要从国家治理和公共政策的高度加以对待。期待我们能以疫情防控新阶段为契机,开展更高效的营养安全治理,推动营养健康产业更高质量发展,让民众享受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胡颖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