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声音

“管家式养老”让“夕阳时光”更美好

  目前,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都在居家或依托社区养老。“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照护服务体系。如何构建居家照护服务体系,正是各地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这方面,北京的“管家式服务”工作机制给我们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2022年以来,北京市民政局在广内街道启动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该试点由北京康养集团负责运营,建立“管家式服务”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品质化、亲民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近4个月以来,累计完成各类为老服务超1400单,至今仍是“零投诉”。“管家式服务”试点工作效果明显,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同以往的养老服务模式相比,至少有三大进步:
  一是服务理念优化。以往的养老服务模式,往往是根据固定项目,“就事论事”为老年人开展服务;而“管家式服务”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养老服务“管家”队伍,老年人有什么需要,就提供什么服务,并且从被动服务转换为主动服务。二是服务模式进化。“管家式服务”实行网格化运营管理,覆盖助餐、助浴、助洁、居家照护、陪同就医、适老化改造、健康管理等领域,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者提供“全天候响应”养老服务。只要老人通过“一键呼”系统提出服务需求,养老管家和护理员都能够做到随时响应,24小时有求必应。三是服务层次深化。“管家式服务”设计了不同价位的“服务包”,以满足居家老年人各类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并不断推动服务纵深发展。
  民生服务永无止境,“管家式服务”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据介绍,接下来有关部门和服务企业将完善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流程以及相关的标准,并通过服务满意度回访,用老人的评价倒逼服务品质的提升。同时,建立多方监督机制,确保服务质量。有关方面应始终坚持以老年人为本,着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坚持“严”字当头,强化养老管家、护理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推动服务水平不断上台阶。
  “管家式服务”行稳致远,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和有效监管。有关方面应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强化对企业运营情况的监管和指导,并且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还需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发动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助推试点工作不断扩容提质、走深走实,让广大老年人“夕阳时光”更美好,晚年生活更安心、更舒适、更便利。

威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