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向往“诗和远方”。“诗和远方”成为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愚以为实现自由自在的“诗和远方”,却要先具备三个方面的自由:身体自由、精神自由、人身自由。
身体自由是基础。好的身体是旅行的首要前提。祖国幅员辽阔,名山大川遍布。想当年,“千古奇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探幽寻密,少年即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其所著《徐霞客游记》终成中国旅游史及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毫无疑问,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除了坚韧的毅力,是出色的身体素质成就了徐霞客的伟大。放在当下,交通足够发达,但好的风景,好的诗篇,好的远方,还是要靠双脚走出来的。人的一生,自由的首要前提,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就是有个好的身体。
精神自由是保障。“诗和远方”的路上,既需要盘缠,也需要情怀。最近,河南郑州一个叫苏敏的58岁退休阿姨火爆了网络。凭着3000多元的退休金,苏敏自驾游中国2年,行程8万多公里,成为网红博主,收获了150多万粉丝。其间,为了等待工资到账,她曾原地休养几天。可见,实现“诗和远方”并非全靠囊中丰硕,很多时候精神和意志的作用反而更大。
人身自由莫违纪。遵纪守法是人一生的必修课。身陷囹圄,再有好的身体,再是腰缠万贯,远方都将是你的奢望。“诗和远方”,最初是知名音乐人高晓松说的,原话是“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原创者,高晓松却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6个月。显而易见的是,在锒铛入狱的6个月当中,“诗和远方”成了他的奢望,终日只能面对牢房这个“眼前的苟且”。可见,纪律不仅不是自由生活的束缚,而是自由生活的保障。
当然,追求“诗和远方”除了上述三个自由之外,还必须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心智,以及一定的情怀修养等,这对于每一个旅行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德国文学大师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中说,“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诚然如此,以作共勉。
申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