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代表阳泉这座拥有红色文化传统的城市,枫叶代表“枫桥经验”。
近年来,阳泉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赓续红色基因,砥砺检察初心,从和解息诉、案结事了、争议化解等方面狠下工夫,积极探索打造“红枫叶”党建+业务品牌。
在“红枫叶”品牌实现和打造过程中,第五检察部总结出一套“四心”工作法。
更新监督理念守初心。第五检察部牢固树立精准监督理念,防止就案办案、机械适法,健全完善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多元化监督格局,运用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深化文书说理,以追求极致的精神,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权威性。
践行“枫桥经验”暖民心。第五检察部积极探求争议双方利益的矛盾点、平衡点,充分向当事人释法说理,通过联络村委社区,联系基层调解机构,去到当事人家里,走访涉案单位,推动当事人达成和解,减轻当事人讼累,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的。
多元解决矛盾舒人心。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深刻指出,检察听证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诉源治理促国家治理的能动履职。通过公开听证,搭建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平台,借助“外脑”的专业知识梳理案件实质,缓解各方对立情绪,多元化解决当事人矛盾。
完善工作机制筑恒心。首先,承办人全面审查案件,对案件有无和解的可能性作初步判断。其次,约见当事人,当面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为和解息诉打好基础。最后,对双方做“背对背”的调解工作,引导当事人提出合理条件,达成和解协议。
通过以上“四心”工作法,阳泉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在息诉罢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红枫叶”党建+业务品牌也深入人心,得到案件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2022年,第五检察部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撤回监督申请的民事裁判监督案件3件,其他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的案件当事人重复信访率也始终处于低位。共开展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公开听证14件,听证会后,均表示尊重法院判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法律效果。全市两级检察院民行部门全年共化解行政争议案件134件,特别是在化解冯某玉工伤保险一案中,采取了公开听证、司法救助、制发检察建议等措施,并多次与人社局、社保机构沟通协调,终于在2022年7月正式对冯文玉恢复发放社保待遇。每月为其发放3000余元,极大解决了冯文玉家庭生活上的困难,事后,冯文玉送去锦旗表示感谢。
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帮助245名农民工讨回合计280.59万元欠薪;帮助93名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合计37.16万元;年初,由第五检察部牵头、城区检察院主办的一起102名农民工欠薪135万元的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2022年民事检察工作情况支持起诉典型案例,该案被国家、省、市等多家主流媒体予以专题报道。2022年10月,阳泉市检察院被评为“山西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
阳泉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将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好“红枫叶”品牌,坚持找准症结,化解心结,为群众解决好问题、化解好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孔维佳 通讯员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