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和地狱一步之遥,千万别碰第一次,也千万别吸第一口。尊重法律,敬畏生命,珍惜自由。”
“知道吸毒错了,努力改正,善莫大焉。请坚持、坚强、坚定地保持操守……我们亦会坚定地陪同在你们身边。”
王凤兰,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主任,一级警长。“我在2006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2007年走上心理矫治工作岗位。这一晃,已经是第16个年头了。”
扎根基层一线多年,从警路上5000余天的坚守,上万次的谈话,挽救数千迷茫的灵魂,她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换来了千余名女性戒毒人员人生的“重启”。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王凤兰深刻意识到,生理脱毒容易,心瘾难戒!当青春年华遭遇毒品侵蚀,就可能演变成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说到这里,王凤兰马上想到一个叫小花(化名)的姑娘。“她在戒毒所里表现很优秀,很机灵。”然而,王凤兰不由得叹了口气,给记者讲了一个关于“遗书”的故事。
小花是一名年轻的戒毒人员,在参加全系统的一次文艺汇演中,担任《妈妈我错了》情景剧的领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考虑她的家庭很特殊,就建议她留在戒毒所里的康复家园,小花婉言谢绝了。由于从小父母离异,母亲远嫁他乡,父亲在监狱服刑,家里只有靠捡废品过日子的奶奶,回归社会的小花家庭支持系统十分薄弱。两年后,倍感空虚的小花走上了复吸的路,并最终过量注射海洛因,将年轻的生命终结。小花被发现时,她的枕边放着一封遗书,这封遗书是特意写给她的“大队长妈妈”的。
如花的生命就此凋零。王凤兰告诉记者,戒毒就是戒“心”,戒“自己”,人生需要面对的最大敌人往往就是自己,戒毒人员需要更多的“陪同”。
制定心理矫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指导、考核大队心理矫治工作;做好建档、转区诊断评估工作;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化心理矫治、团体心理辅导,这都是王凤兰工作涉及的内容。
直面困难、认识自我,矫治戒毒人员普遍的心理问题。“我们会开展防复吸教育及训练,传授拒毒技巧,增强戒毒信念和自控力。”在王凤兰看来,不断提高心理矫治工作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非常必要。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唤醒一个缺乏爱的灵魂,殊为不易,但王凤兰从来没有放弃过。和王凤兰一样,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的每一个人都在砥砺前行。
中心自2007年5月成立以来,建立了全国统一模式下的科学戒毒体系——医疗戒毒、心理戒毒、文化戒毒、康复戒毒、习艺劳动戒毒,并组建了爱之光禁毒戒毒宣讲团,积极挽救迷失的灵魂。
王凤兰还特意给记者讲道:“近几年来,街道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禁毒社工和戒毒所无缝对接,共同做好后续照管,加之家人支持,使得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可以真正走向整体化、系统化,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
本报记者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