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合议庭少数意见,理由是……”
“我个人就本案有不同看法……”
近日,大同中院召开了一次民商事专业法官会议,对5起疑难复杂案件进行了研讨。案件承办法官汇报案情后,对案件审理当中的疑难点作了梳理,列出问题清单进行说明。参会法官就案件涉及的法律规定及适用、争议焦点、裁判方向等问题展开了专业分析研讨。通过相互发问和交流观点,就民间借贷付款举证责任的认定、不当得利案由的适用、执行异议案件的审查范围、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等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在本次会议中进行了深入研讨,法律适用及裁判尺度进一步统一,为案件审理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多名参会法官表示,要不断更新审判理念,在学习和交流上下功夫,以素质提质效,为提高民事审判质量贡献力量。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大同中院共召开民事专业法官会议11次,讨论案件16起;召开刑事专业法官会议8次,讨论案件24起。经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件,咨询意见采纳率达60%,对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提前进行了过滤和筛选。
为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完善审判权监督运行机制,确保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依法公正审理,今年以来,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在辅助办案决策、统一法律适用、强化制约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对审判执行、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复杂案件及普遍性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凝聚司法智慧,提出指导性建议,统一裁判尺度,提高案件审判质效,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1月至5月,大同中院综合质效居全省法院前列,多项审判执行核心指标稳步提升。
专业法官会议是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一项重要机制,是司法经验与智慧碰撞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对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公信力起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好“把脉问诊”作用,提高审判业务质量效率,今年,大同中院进一步修订了《法院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重新设立了民商事、刑事、行政三个专业法官会议,进一步对专业法官会议的组织形式、人员组成、讨论范围、召开程序、议事规则、衔接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规范,确保了专业法官会议的高质量运行。
大同中院副院长张怡红认为,质量是专业法官会议的灵魂。她说:“专业法官会议发挥专业法官审判经验和专业特长优势及审判委员会前置性过滤筛选功能,既解决了审判实践中疑难案件审理和裁判尺度的统一问题,又对法官能力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要在研究个案的同时积极总结类案审判经验,努力达到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的目的。”民五庭副庭长马卉妍表示:“专业法官会议为案件承办法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分享审判工作经验的好平台,为更好地提升案件的审判质量,打造司法公信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要充分利用案件讨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大同中院将紧扣“公正与效率”司法主旨,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目标导向抓提升,不断健全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判委员会的衔接机制,形成专业法官会议运行的常态机制,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促进案件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双向提升,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宋建峰 通讯员薛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