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人民法院

神池法院建立法官工作联络点助企纾困

  本报讯(通讯员贺佳)连日来,神池县人民法院分别在县月饼协会和神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举行了“法官工作联络点”揭牌仪式,并发放了自编的《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手册》。两个“联络点”的设立,标志着神池法院护航全县打造以特色农产品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常住人口不足7万人的晋西北山区农业小县神池以生产胡麻等小杂粮和养殖羊著称,从2011年起连续获得“神池羊肉”“神池胡麻”等6个国家地标认证,曾荣获“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三晋南瓜第一县”美称。该县民营企业主要以特色食品产业经营为主,共有716家,总产值达13.5亿元,涉及从业人数近万人,大部分为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如何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神池法院在服务、保护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站在全县经济发展的角度,主动积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送法到企,关口前移,受到当地民营企业家的好评。
  除此之外,在办案过程中,神池法院也充分考虑企业的生存环境。今年3月7日,该院接到2200多公里外的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法院移送的一起案件,案由是该县一公民网购一批神池胡麻油后发现质量有问题,遂将神池两家民企起诉到宝清县法院,要求10倍赔偿,法院因管辖异议依法移送神池法院。神池法院收案后,因路途遥远,考虑到原告来往不便,便申请线上开庭,开展线上调解。从3月中旬到6月26日原告撤诉,承办法官刘霞与原告进行了20多次电话沟通,10余次约见两家被告企业代表人,在从市场监管局调取相关证据后,又从法律、人情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组织双方调解,最终原告撤诉。
  从此案件中,神池法院意识到企业纠纷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到全县乃至全省企业的声誉、生存和发展。调解结束后,神池法院给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一份司法建议书,建议对企业强化管理,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合作,使企业逐步法治化、正规化,免受损失,日益壮大。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