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到期需扣费,取消业务要按照提示操作?当心,这是一种新型保险类电信诈骗。近日,2名太原老人就险些掉入骗局之中。
10月9日晚,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庙前派出所接到居民成阿姨的报警称,接到自称某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称自己曾开通过一单保险业务,现在免费使用已到期,将从其账户自动扣款9600元,如不需要可关闭此业务,也不会发生扣费。
成阿姨一听要扣费,立即打开手机发现确有短信提醒。成阿姨半信半疑,按照对方提示加了客服微信,看到对方发送的工作人员证件照,便放松了戒备,接着又下载了一款远程控制视频会议软件,后又开通了屏幕共享。在视频的过程中,客服人员说取消业务需要开具回执单,并发来链接要求点开链接在平台申请页面(虚假网站)内输入银行卡卡号、密码。当提示要输入手机验证码时,成阿姨看见银行的短信提醒转账有风险时,突想到民警的反诈宣传,于是马不停蹄赶到庙前派出所求助。民警了解情况后发现,成阿姨已泄露银行卡号交易密码,于是马上对其名下银行卡进行挂失,并明确告知这是诈骗新骗局。
无独有偶,此时民警又接到警情指令。居民陈先生报警称,母亲接听了陌生电话,并与其通话一个多小时,怀疑是诈骗电话。民警立即赶到陈先生家,报警人母亲告诉民警,对方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说自己订购的一款保险项目即将到期,如延期要交费9600元,如不延期扣费则要按照提示操作取消。陈先生母亲刚开始也质疑对方身份,但想起来自己曾经确实买过一份保险,而且对方还准确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也就打消了疑虑。陈先生母亲担心被扣钱,于是按照对方提示点击了陌生链接,幸好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损失。
随后,民警将2名老人请到派出所,进行了防诈骗知识宣传。同时,删除老人手机内的陌生软件,并帮助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骚扰拦截。因此,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在接到陌生电话或遇到类似情况时要注意辨别真假,尤其涉及账号密码、转账操作时要务必谨慎。
本报记者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