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关振瑛)10月3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及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建强组织管理体系,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13万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44万人。健全工作运行体系,将退役军人工作、双拥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专项考核,作为评价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编制《山西省“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相继配套出台政策制度文件70余个,形成富有山西特色的退役军人政策制度体系框架。
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切实解决广大退役军人急难愁盼。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精准化落实待遇,出台优待意见,在全国率先推出省级二级优待目录清单,截至目前,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共推出优待项目562项。年均10%增幅提高残疾军人护理费标准,大学毕业生义务兵入伍奖励金标准提高100%,连续5年开展医疗巡诊活动,为优抚对象免费健康体检13141人次,为残疾军人提供辅具配置服务11900人次。与24328名退役军人“结对子”,投入资金帮扶困难退役军人6.6万人,连续四年开展“情暖老兵”慈善帮扶活动,惠及特困老兵1200人。出台《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和《关于改进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员安置办法》,五年来,公务员和参公单位安置转业军官平均比例为95%,事业单位安置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平均比例为71%。
建成“山西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直通乡村,实现就业创业网络服务下沉,引入用工企业2.46万家,推送就业信息21万余条,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帮助4.58万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大力扶持创业,连续4年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筛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项目,纳入山西省退役军人创业项目库,提供长期跟踪服务。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出台鼓励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意见,1.2万名“兵支书”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全省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3333支,3.9万余名退役军人投身公益活动、护林防火等工作一线。
突出政治引领,深化“老兵永远跟党走”品牌,评选表彰“最美”“模范”退役军人1661名。对全省9455处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改造,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活动,举办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和山西革命英烈展,弘扬英烈精神,讲好三晋故事。凝聚双拥共识,落实军地协调机制,解决军地热难点问题969件,帮助222名随军家属安置就业和3295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开展“最美拥军人物”“最美拥军家庭”学习宣传活动,推出一批三晋双拥典型和工作标杆。发挥军休干部优势,成立军休医疗专家队、银发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19支,赴革命老区开展义诊、红色文化宣讲活动300余场,受众5.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