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因为植保无人机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用此来喷洒农药。与此同时,无人机越界飞行喷药导致邻近种植户受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近日,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法院解州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无人机喷洒农药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最终,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
据悉,原告吕某和被告张某承包的田地均位于盐湖区某村,二人土地毗邻。今年6月,张某在使用无人机给自家玉米地喷洒农药时,不慎波及了吕某种植的中药材,导致吕某所种植的中药材受损,长势缓慢,与远处未受影响的中药材苗形成鲜明对比。事发后,因赔偿数额无法达成一致,吕某将张某起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为,虽然案值不大,但如果对该案一判了之,起不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案标的不确定,需要进行司法鉴定,不仅花费时间长,还要缴纳高额鉴定费,会无形中给双方增加诉累。
为尽快解决争议,减少双方损失,承办法官与该村村委主任取得联系,多次前往种植地进行现场勘验,并走访了周边职工群众。在确定案件事实后,承办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协商,从时间、金钱成本及邻里关系上进行劝导,耐心细致地为双方梳理法律关系,阐明相关法律规定,逐渐缓解了双方的对立情绪。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法官、村委主任以及人民调解员的努力,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张某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当场履行了协议内容。
法官提醒
喷洒农药是农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农业种植者在自家田地喷施药物前,应了解药品种类及周边农户种植作物情况,及时告知相邻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相邻人在得知农作物可能面临损害时,也要做好防护工作,当发生损害时,要尽量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通讯员程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