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村委大院法槌声响

  近日,武乡县人民法院干警背起国徽、拿上横幅走进乡村,在村委会大院里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搬迁补偿合同纠纷案。为进一步巩固巡回法庭成效,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高峥带队,实地参与协调了本次巡回法庭审理工作。

巡回法庭内:审判+宣传 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开庭后,原告安某和被告某村委会依次阐述了各自诉求。承办法官在耐心倾听双方意见后,结合提前查阅的卷宗信息,敏锐地发现此案的关键在于原、被告双方对协议签字人员及具体补偿金额计算存在异议。安某认为,当初的协议是经村支部、村委会群众代表研究决定的,协议上有村委会代表人员的签字、捺印,还加盖有村委会印章,所以协议是真实有效的,依照协议内容村委会需补给其186346元补偿款。而村委会则对当初签订的协议真实性有异议,认为签字人员不能代表村委会,且186346元补偿款数额也不能认同。
  承办法官从事实角度出发,开展法庭质证,对协议签字人员及具体补偿金额计算进行质证。承办法官采取现场实证、远程沟通等多种手段,从情理、法理等多角度进行释法说理。最终,村委会对协议本身表示认可,原、被告之间达成了共识。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就地开展了一堂法治宣讲课。他向当地村民讲解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吸引了更多村民围观和聆听。同时,针对本案的搬迁补偿事宜,承办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围观村民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当场为大家答疑解惑,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巡回法庭外:院长带队指导 化解共性问题

  在巡回法庭外,高峥向围观村民仔细了解搬迁补偿实际情况。“这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村里不公平,有的人得的多,有的得的少。”“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拿不到补偿。”从交谈中高峥敏锐捕捉到这不是个例,而是共性问题,可能会引发群体性诉讼。
  巡回法庭开庭结束后,高峥又和村委会主任聊起了该村搬迁补偿的情况。“主任,咱们村的村容村貌这么多年就没想过整治吗?”高峥首先以村务管理作为切入口,了解村情,寻找突破口。
  “高院长,都是因为搬迁补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村里没法发展啊。”谈话很快进入主题,高峥趁热打铁,进一步了解纠纷的由来及目前的总体情况。
  “主任,有问题咱们得积极解决,回避不是办法,村委有困难,村民也有难处,一旦进入执行程序冻结账户更影响村里的发展。对抗只会引发村民集体矛盾,阻碍村集体发展……”在全面掌握事件经过后,高峥推心置腹地同村委会主任讲起了相关法律、政策及规定。他用法理与情理双管齐下的方式与村委会主任沟通交流,指导其担职履责,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主动与村民沟通协调,依法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困难,尽力满足村民的合理诉求,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
  得知村委会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一次性支付村民补偿款这一实际情况后,高峥精准定位矛盾根源,制订出一套既不会影响村委会正常运转,又能让村民满意的偿还方案。经过共同商讨努力,村委会表示将会积极协调,争取把补偿款早一点发到村民手中。

  本报记者刘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7期

  • 第2024-10-16期

  • 第2024-10-15期

  • 第2024-10-14期

  • 第2024-10-11期

  • 第2024-10-10期

  • 第2024-10-09期

  • 第2024-09-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