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终结多年借贷纠纷的背后……

  前不久,吕梁市离石区拘留所司法调解室内气氛凝重,被执行人刘某在被送拘的最后一刻,幡然悔悟,当场主动履行案款,让这起持续多年的借贷纠纷画上了句号。
  郭某与刘某系邻居。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1日,刘某以做生意为由陆续向郭某借款39万元。借款到期后,郭某多次向刘某催要无果,将其诉至离石区人民法院。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刘某需分期偿还欠款,从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每月偿还5000元,并于2024年9月30日前一次性清偿剩余欠款。然而,刘某仅履行了部分款项,仍有28.4万元欠款迟迟未还。郭某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办案法官第一时间向刘某发出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多次电话沟通,督促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日前,执行干警将刘某传唤至法院,耐心释法明理、阐明利害,希望其主动还钱,可刘某却态度消极,以没钱为由推脱。见此情形,执行干警依法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在将刘某送往拘留所的途中,执行干警向其详细说明,若继续拒不履行,法院将会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和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举措,这将对他个人、家庭和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听到这些,刘某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表示愿意还钱。
  在拘留所司法调解室,刘某与郭某进行协商。念及昔日邻里情谊,郭某主动放弃部分案款,刘某当场将剩余欠款一次性付清,案件顺利执结。

  本报记者王文博 通讯员赵文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21期

  • 第2025-04-18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6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4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9期

  • 第2025-04-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