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枫桥经验”,纵深推进中央政法委“三位一体”和司法部“五项工作要求”,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倾力打造注重民警队伍建设,构筑起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注重社会适应性教育,构筑起监狱与社会之间的“时空桥”;注重各类陈疴消融,构筑起矛盾纠纷化解的“润心桥”;注重回归教育,构筑起走向新生的“彩虹桥”的“四桥”支部党建品牌。
●主要做法
晋城监狱十八监区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主要负责对临近释放罪犯集中关押和出监教育工作。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十八监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坚持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强化思想统一,跟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开展组织研讨,教育引导全体民警切实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监狱的整体发展上来,统一到监区的重点工作上来。坚持强化作风建设,传承“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落实“支部管全部”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倾力架设“党群连心桥”,提出“监区就是管家,支部就是娘家”的工作理念,营造出“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积极工作氛围。
坚持“作表率”和“班子优”统筹建设,坚定有力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支部书记作表率。疫情防控初期,“释放难”等产生的问题在临释罪犯和家属中悄然酝酿。该支部书记带头落实“一岗双责”,查明原因、政策宣讲,带领监区民警想办法、定对策,有效避免了事件发酵,维护了监狱形象。坚持科学配备支部班子。当前班子建设中,有意识吸收年轻党员担任支委成员,推动班子成员年轻化,发挥有经验、有创新、有活力的班子建设导向,形成了70后、90后、00后中青结合的科学班子结构。坚持作用发挥统筹协作。当前班子运行中,监区长担任支部书记,统筹推动党的政治建设与行政业务深度融合;政治教导员和青年民警担任支委成员,教导员岗位发挥支部与民警“传声筒”“润滑剂”作用,将抓好民警队伍思政工作作为第一要务;青年民警发挥工作创新“助推剂”“热燃机”作用,充分“点燃”工作热情与活力,破解支部工作“冷、生、硬”,实现“热、活、暖”。
坚持“严纪律”和“强作风”两措并举,着力锻造监狱人民警察队伍铁军。多年来,十八监区党支部紧紧围绕上级党委工作思路,围绕“四个建设”锻造队伍铁军。注重纪律建设,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严守纪律要求,坚守廉洁执法底线红线,切实强化“八小时”内、外统抓统管。注重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业务大讲堂”活动,邀请监狱或系统内业务骨干到场旁听指导,促进经验交流,普及业务知识。注重青年民警培养建设,35岁以下民警全部签订“师带徒”协议,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师父”,为青年民警行稳致远保驾护航。注重情感建设,从关心爱护党员民警入手,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掌握民警思想动态,及时帮扶关爱,让民警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坚持管理是全部监狱工作的基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多年来,该支部以创建党建品牌为抓手,按照中央政法委“三位一体”和司法部“五项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党建与业务融合点,主动借鉴“枫桥经验”,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桥”品牌建设中,围绕政治教育,总结出“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接受一次出监形势教育、强化一次传统文化洗礼……”等“十个一”出监教育新举措,以“凝心筑桥匠心铸魂”为主题,帮助罪犯涤荡心灵、展望未来。围绕监社衔接,组织民警上网查资料,跑社区了解形势,联系兄弟单位取经,聘请相关机构进监授课、应用VR实景体验技术等,降低罪犯重新回归社会的不适应性;帮助2名临释罪犯与驻地某企业签订了《刑释人员就业推介监企合作意向书》,实现了罪犯由监狱向社会的平稳过渡;在省局指导下,编制了适用于全系统的出监教育流程和规范化视频,为全省出监教育工作提供了“晋城思路”。围绕融疴“润心”,总结“专项性教育、指正性谈话、迂回式攻心、多单位协作、解系铃人见面、适时亲情帮教和强制性释放”矛盾化解“七方案”,统筹推进罪犯矛盾化解。
●工作成效
自晋城监狱十八监区党支部成立以来,班子团结,队伍过硬,多次被评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未出现过民警被监狱及以上机关函询调查和处罚。2023年度,该支部“四桥”党建品牌被山西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两级确定为全系统“十佳党建”品牌,2024年被省司法厅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截至目前,已安全释放罪犯5500余名,累计化解矛盾70余起,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山西省晋城监狱十八监区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