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扩张,图书出版产业也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市场。图书出口产业已成为全球性文化扩张的重要途径,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略的战略性作用。
一、中国图书出版发展态势
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本文数据,未加特别说明,均来自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数据库,网址unctadstat. unctad.org。],我国的图书出版近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步,图书出口规模速度增长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也超过全球图书出口平均增长水平。从2002年到2015年,我国图书出口规模从4.09亿美元增长到17.98亿美元,增长340%;同期全球图书出口规模从11.60亿美元增长到16.48亿美元,增长42%。尽管我国图书出口总体规模高速增长,但是仍然落后于英美等国家。2015年,我国图书出口规模为18.0亿美元,为同期美国的72.5%,为同期英国的68.0%。
从市场份额看,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增长速度较快,2002年到2015年期间,我国图书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从3.53%增长到10.91%,增长209%。总体而言,虽然我国的图书出口占国际贸易的比重大幅上升,但仍远不及英美等国家。
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在2002-2015年持续保持贸易顺差状态,并且贸易顺差规模在2015年达到15.11亿美元。这说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长。近年来,英国、美国、德国的图书出版贸易也表现出贸易顺差状态,其中,美国在2008年之后开始呈现顺差。从图书出版产业的顺差规模看,英国贸易顺差10.56亿美元,德国贸易顺差3.63亿美元,美国贸易顺差3.05亿美元,都远低于我国。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巨额且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顺差,表明图书出版产业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从图书出版产业显性优势比较(RCA)指数的国际比较看,我国图书出版产业RCA指数经常小于0.8,这表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与此比较,英国的图书出版产业具备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其RAC指数达到5.76;美国、法国的图书出版产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RCA指数分别为1.66和1.42。
二、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根据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本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适应国际语言环境,提升图书的国际化质量
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但是,无论是规模、国际市场份额等,还是落后于英、美传统的图书发达国家。从未来推动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市场开拓的角度来说,应当在继续推动图书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积极提升出版图书的国际化质量,特别是适合英语在国际语言中占主导地位的现实,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2.关注图书技术含量,提升出版服务竞争力
我国图书产业的出口规模快速增长,不能掩盖图书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徘徊不前,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显性竞争优势指数一直不能越过0.8的边界,表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仍然处于一种低质量扩张规模的阶段。随着国际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我国的图书出版产业亟须加大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围绕图书出版完善服务链条,以适应变化的竞争环境,提升出版服务的全面竞争力。 (作者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