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如何缓解暑期家长焦虑?

  暑假滑坡是事实,家长焦虑在所难免。如果能正确理解教育,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可能会减少一些焦虑。为此,太原师范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常务副主任丛玉燕建议家长不妨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对假期有充分的认识。要认识到假期不是学校生活的延续,而是对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补充,应当利用假期引导孩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帮助孩子发展各种能力。比如尊重孩子的需要,针对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利用暑假到户外走走看看,或者让孩子多读一些名著和适宜他们年龄阶段读的书,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孩子三观的形成和性格的完善都是大有裨益的,而健全的人格是未来社会竞争不可小觑的重要资本。
  2.父母要参与孩子的假期管理。孩子毕竟是未成年人,身心方面都需要父母的指导,参与孩子的假期管理是家长必须的工作。参与得好既能帮助孩子科学合理规划假期,过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又能让亲子关系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得到加强。具体做到:(1)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而且要坚决执行。计划的制定要注意量化到具体的时间段和具体的内容,要切实可行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里,而且一天的计划要“日清日毕”,真正让计划帮助学生过一个“规律自律有效率”的假期。(2)尽量陪伴孩子。利用双休日或夫妻合适的时间陪伴孩子,一来捕捉孩子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二来增强亲子关系,让孩子切实体验“父母对自己的重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3)给孩子报班要理性。表现在要根据孩子的意愿报班,强迫报班只会适得其反;要有的放矢地报班,比如为小学生选择学习趣味科目,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为初高中选择薄弱学科进行补习都是有益的,让报班真正起到查缺补漏或是拔高的作用。(4)家长要指导孩子健康上网和看电视。家里电脑最好安装一些过滤软件防止孩子观看不健康的内容,家长应带头文明上网和看电视,为孩子做好榜样,特别是不能在孩子面前长时间打电脑游戏,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体会网络的正面价值。(5)适当安排孩子家务劳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从而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总之,家长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的、愉快的且有意义的假期。

本报记者 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24期

  • 第2018-07-23期

  • 第2018-07-22期

  • 第2018-07-21期

  • 第2018-07-20期

  • 第2018-07-19期

  • 第2018-07-18期

  • 第2018-07-17期

  • 第2018-07-16期

  • 第2018-07-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