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狂炒概念
训练营、暑期俱乐部、英语沙龙……实际就是培训班,改头换面只为提高培训费用。
陷阱二:价格“诱惑”
为了招揽生源,有些培训机构与家长约定了较低的培训费用,但在培训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增加费用,此时家长已是“骑虎难下”,只得无奈交款。
陷阱三:“名师”当头
家长在报名时,很容易被招生广告上的所谓“名师”吸引。但开课时,这些“名师”却不见身影,用其他的老师或者在校大学生代替,有些教师甚至没有相关资质,应付了事。
陷阱四:变相旅游
有的培训机构宣称在暑期带领学员前往某某大学、某某展览馆来开拓学员眼界、提高学员见识,其实就是随团旅游,索要价格却是正常旅游的两到三倍。
陷阱五:兜售培训资料
一些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随意向学生兜售培训资料,把不需要的学习资料,强行推销给学生。
陷阱六:报名容易退款难
有些孩子在上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辅导效果不佳,这时当初报名时笑脸迎人的工作人员态度会立刻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