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案件、防风险是金融系统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保证。纪检监察部门重点从强化问责、警示教育、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方面着力,构建“不敢作案、不能作案、不想作案”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为筑牢案防风控的“铜墙铁壁”做贡献。
一、严肃责任追究,真正转向“严紧硬”,营造“不敢”的氛围。
目前,银行业责任追究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责任担当不够的风险。二是制度理解执行不到位的风险。针对在问责追责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银行业要适应严监管、强监管、深监管的大形势,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严格执行制度,从严责任追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落到实处。
(一)深化“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强化问责追责的意识教育、工作考核和严肃问责的力度,深化“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和风险防控意识,坚持敢抓敢管、会抓会管、长抓长管,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夯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加大责任追究的考核问责力度,进一步提升主动追责的意识,提高责任追究的严肃性和精准度。
(二)深化制度学习执行。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在加强责任追究方面,要通过专题培训、学习教育等形式,重点学习掌握近年来修订出台的相关制度,并很好地执行贯穿于经营管理和具体业务操作的全过程,有效规范经营行为和业务操作。
(三)深化责任追究工作。对应揭示未揭示、应移送未移送、应报告未报告的,要从严追责、从严考核。对于员工存在“黄赌毒”、民间借贷、资金掮客、商业贿赂、经商办企业等极易引发案件的问题,或者领导干部明知员工存在上述问题不及时处理导致案件发生的,坚决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养奸。
二、认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强化全员纪律规矩意识,营造“不想”的氛围。
坚持开展对员工的警示教育,是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和做好防风险、防案件的有效措施。
(一)组织开展好警示教育。要认真学习以前年度的案例,积极营造全员“学案例、谈体会、讲合规”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广大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确保取得实效。
(二)落实案件通报制度,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对查处的案件、严重失职被问责的案例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及时开展“一案一通报”和定期集中通报,以案说法,发挥警示提醒作用,真正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要注重从个案问题发现制度缺陷、从局部问题发现一般规律,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将查处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要研判案件发生发展规律,针对案件易发多发领域和环节,加强综合整治,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三、坚持抓早抓小,进一步深化“四种形态”,营造“不能”的氛围。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强化纪委监督责任有力武器。银行业在执行落实过程中要利用好、落实好、执行好。
(一)严格实施问责。要严格执行问责各项规章制度,对出现的失职失责、不担当、不作为、不尽职、不履职等情形的,要核实事实、对照条款,实施严格的问责或督导,对应问责而未问责的,也要进行问责。
(二)加强信访问题线索的管理处置。要加强并重视对纪检监察信访问题线索的处置管理,规范登记受理、批示流转、调查处理等程序。要高度重视信访问题的调查处理,对核查属实并违规违纪的,要严肃处理。要发挥信访“晴雨表”的作用,定期分析问题线索,从具体的问题线索中查找分析业务风险、经营隐患和管理漏洞,从制度上、机制上建立健全加强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
作者:山西省农行 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