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逐渐从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图式。基于宏观的层面进行分析,媒介融合不仅仅包含媒体相关方面的互相融合,同时也包含媒体工作流程、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模式等方面的融合。而基于微观的层面进行分析,各个媒体之间进行的深入融入,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模式,即电子书、微博、微信以及电视等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对电视新闻编辑来说,融媒体不仅是一次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遇,是否能够通过转型有效适应融媒体的诸多变化,就成为各个电视新闻编辑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思维转型,创新编辑内容
思维的转型是转型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所在。对广大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应当主动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主动去接触各种新兴媒体,用融媒体的思维来对待新闻编辑工作,全面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内容。纵观我国媒体发展现状,当一种类型的新闻节目在获取成功之后,其余的媒体均会主动去效仿,而这种效仿完全是照本宣科,缺乏自身的特色,导致该种模式失去其本身的特色,受众群体感受单调、枯燥。实质上,新闻本身的关键在于内容,而并非实际的形式,新闻信息本身的价值也是通过内容所直接决定的。因此,为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有序发展,广大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主动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质量赢得胜利。具体来说,针对某一个热点新闻信息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编辑的过程中,应当审视其他编辑人员可能采用的入题思路,然后从大众思路中跳出来,去进行全面的创新,创造一种全新的思路,以此来为广大受众群体带来新的视角。同时,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当主动将思路“沉下去”,即新闻信息的焦点需要尽可能下放到基层,从广大受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着手,从基层受众的视角来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报道,使得广大受众能够与电视新闻编辑之间实现情感的共鸣,以此来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吸收更多的受众群体。
二、定位转型,加强受众互动
融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局限于新闻接受者的角色,其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生产者。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使得广大受众群体的智慧、力量均得以全面的聚集,广大受众对于新闻传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应当意识到受众角色的转变,同时针对自身定位进行转型,真正建立受众意识,以新闻编辑者、参与者的角色来与受众进行互动,帮助受众参与到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来。比如,电视新闻编辑在针对某个新闻实施策划前,可以主动联系受众,让受众去关注新闻,然后通过相关措施,使得受众能够参与到策划过程中来,充分参考受众的意见进行策划,使得受众感受到自身成为新闻当中的一部分,能够全面提升受众群体对于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并提升他们参与电视新闻媒体的能动性。与此同时,电视新闻编辑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展示新闻编辑的信息处理感受以及处理过程,帮助广大受众去全面了解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个流程,使得受众对新闻编辑产生责任感,无形中融入新闻事件中来,意识到自身在新闻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电视新闻编辑还可以尝试利用新媒体,主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策划,并在活动策划的过程中与受众进行更为全面的互动,进一步提升社会活动的质量。通过定位的主动转变,进一步拉近电视新闻编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双方共同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制作、传播进程中来,提升受众的参与感,真正培养一批忠实的受众群体。
三、技能转型,提升综合能力
新闻内容的生产必然会趋于多媒体化的趋势,相应的收集整理进程也必然会是多媒体汇流。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无疑具备了良好的内容筛选机会,然而这种筛选并非传统意义的筛选,在海量的信息资源库当中,只有综合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才可以为新闻挖掘更多的信息资源,使得信息融合进程中存在的“杂乱无章”转变为“多元共存”。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编辑,而是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成为“全能性”的人才。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进行技能的转型,主动去学习各种新兴的技术,包括各种新兴软件的使用、各种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以及熟悉新闻编辑的整个流程等,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将各种软硬件进行有效的结合,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将其应用于新闻编辑工作中来提升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当主动树立全局意识,主动去学习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的发展趋势,基于内在、外在技能的全面转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效促进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的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大电视新闻编辑应当意识到媒体环境的变化,主动去寻求转型与突破,通过思维的转型、定位的转型以及技能的转型,深入学习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兴的技术,掌握各种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应对融媒体时代的诸多变化,为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长治电视台)
崔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