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太原迎来一场温润的春雨,在这万物复苏的美丽时节,记者来到杏花岭区中涧河乡谷旦村。
2017年,谷旦村整村搬迁,2018年4月谷旦村进行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天的谷旦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感人的创业故事正在上演。
“如今,谷旦只剩下一个村名和那棵千年老槐树。当我站在历经沧桑依旧茂盛的老槐树下,我意识到,一定要为谷旦村留下点什么。”1982年出生的郝海涛对谷旦村这片土地饱含着深深的情谊。
已经全部拆迁的谷旦村,这里留着郝海涛童年的记忆,幼时在大槐树下嬉戏玩耍的情景历历在目,童年的小伙伴们因为拆迁搬家分散居住,乡亲们也很难见到面。怎样能够留下谷旦村的根,留下谷旦村的乡情,让大家不要因为拆迁淡漠了感情。
郝海涛找到了村主任张耕喜。作为村主任,张耕喜同样对谷旦怀有深厚的感情。“我们当时讨论了很多方法,但一致认为应该先把谷旦村的名字以特殊的形式保留下来。虽然大家不在一起居住,谷旦村的根保留下来了。”郝海涛说道。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郝海涛立刻开始着手注册“谷旦村”商标。“当时,我们查询到以谷旦为名注册的公司已经有了,所以村委会立刻安排人陪同郝海涛去北京,抢注下‘谷旦村’这个品牌。”张耕喜说起当时抢注商标的经历依然兴奋。他说,“谷旦村”这个品牌留下了,也留下了我们全体村民的念想。
2018年,郝海涛同他的发小张满喜共同出资成立了山西紫谷辰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个特殊的公司,因为它不仅是郝海涛和张满喜个人的公司,更是谷旦村全体村民的公司。公司成立后,就以“谷旦村”为品牌,销售农产品,产品均来自吕梁山区的贫困村,不仅质量过关,也为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出把力。
“去年12月25日,‘谷旦村’牌农产品正式进入市场,首批进入太钢5个便利店,覆盖群众30万人。过年期间,‘谷旦村’品牌销售额10万元。”这对郝海涛是一个激励。他说,现在“谷旦村”牌产品已经有近20个品种,通过洽谈,已经与76家“寸草心”便利店和晋龙捷泰公司汽车站便利店初步达成合作协议。
“我们成立公司的目的是把谷旦村保留下来,把谷旦村村民的心和谷旦村的精神凝聚在一起,把这份乡情留住。”郝海涛这样说,也这样做到了。
郝海涛成立了山西谷旦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带领全体村民进行微信朋友圈销售。“公司给村民20%提成,相较同行业10%左右的提成标准,我们几乎把所有的利润都返还给乡亲们。”
郝海涛说:“有其他村村民想进行微信销售,公司规定必须要找到谷旦村的村民,做他的二级代理商,才有资格销售,而且利润提成是10%。我们就是想让谷旦村的村民有一种集体荣誉感。现在,我们村已经有142人开始进行微信销售。”
谷旦村拆迁后,村民们都分到了拆迁款。村主任张耕喜告诉记者:“我们当时有一种担心,甚至有一种忧虑,怕村民们手里有了钱以后,产生茫然期,然后肆意花费,后悔莫及。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城中村拆迁后出现过,所以,我们不敢懈怠,立刻着手成立公司,以‘谷旦村’品牌和大槐树精神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让大家有事情做,顺利度过这种茫然。”
由于手续过度没有完成,郝海涛成立的公司还是以民营企业的形式经营,待手续完成后就将移交村委会,成为集体经济资产。他说:“我就是想为谷旦村集体创业趟出一条路,赚了钱,是乡亲们的,赔了钱,算我自己的。”
让郝海涛倍感幸福的是,公司成立运作之初,正值山西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召开。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郝海涛心里更有底气。
本报记者 姚凡 实习生 郝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