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时节,在去往寿阳县尹灵芝乡贾家庄村的路上,放眼望去绿意盎然。
“听县里的干部说,咱家养的这几头肉牛,每年能增收好几万元呢。”贾家庄村村民在小安与父母围着刚出生一个月的小牛犊边合计边聊天:“这些小牛犊给了咱家脱贫致富的希望,能有今天全凭我元祥哥啊!”
小安念念不忘的元祥哥,是晋中市寿阳县广播电视中心原文艺部主任李元祥。2017年10月,为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推进力度,我省从省市县三级机关事业单位选派10000名干部到乡镇挂职帮助工作。李元祥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
从“撸起袖子加油干”到“挽起裤脚下基层”,李元祥迅速进入角色。当看到个别村寨的经济落后面貌,特别是看到贫困户们心酸窘迫的生活状况后,他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乡村振兴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
李元祥从小在晋北塞外长大,深知养羊养牛的生财之道,寿阳农村得天独厚的温度气候、地理环境也非常适合搞牛羊养殖。心动决定行动。这位个性率直、敢想敢干的汉子,决定自筹资金30余万元,引导当地农民养牛脱贫。从2017年末起,他数次只身前往山东考察肉牛养殖项目。为了凑齐买牛款,李元祥做通了爱人弓秀平的思想工作,把自家的四间平房卖掉,加上平时积蓄总共30余万元,从山东买回33头“鲁西黄牛”优种肉牛犊直接送给当地贫困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看着一头头肉牛茁壮成长,李元祥心里有了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努力“念牛经,搭牛台,唱牛戏,发牛财”,通过“户带村,村带乡,乡带县”,把肉牛产业做大。
指给他看不如陪着他干。从此,在寿阳县的乡村小路上,人们常常看到李元祥为精准扶贫奔波忙碌的身影。从送牛到家,到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牵挂在心,出资出力。他急养殖户所急、想养殖户所想,数次从县城往返请人来给肉牛问诊治病……
李元祥的大手笔举措,引来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在有人肯定的同时,也有人说他这是想出风头。对此,他憨厚地表示:“中央对脱贫攻坚高度重视,省市县各级党委派出了万名干部下乡挂职,这都是高瞻远瞩、及时必要的重大英明决策。我既然以实际行动践行决策,就不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无论面临多少困难,我都要把‘养牛脱贫’这条路走下去!”
本报记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