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限塑令”颁布多年,餐盒污染却依旧凶猛

  • 打包用的塑料餐盒。本报记者 张剑雯 摄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到餐馆餐点多了吃不了怎么办?“服务员,打包!”
      懒得出门了,点个外卖,只要耐心等候,外卖小哥会把用餐盒打包好的美食送到你的家门口。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大市场,外卖的热捧也随之带来了餐盒、塑料袋的大行其道,白色污染来势汹汹。

    外卖打包的标配

      “如今每天垃圾最多的就是外卖餐盒。现在都讲究包装,你点个米线,最少也要一个餐盒,一个塑料袋吧?”退休在家的张师傅一直不喜欢女儿总点外卖,但也早已习惯。“现在年轻人哪个不点外卖?我女儿每星期差不多能点个七八次,有四天都吃外卖,而且是一天两顿饭都是吃外卖。餐盒什么样的也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黑色的、橙色的、白色透明的。一般吃完就扔到垃圾桶里了。”
      不仅如此,由于张师傅家在北张小区,单身的上班族租房的比较多,这些年轻人的一日三餐多半都是靠外卖解决的,所以在楼道里,经常会看到吃完的被塑料袋包裹的塑料餐盒。
      一次性餐盒早已成为外卖的标配。
      来自临汾的安先生和妻子在太原的大马开了一个小餐馆,主要做他们家乡的美食——临汾正宗牛肉丸子面。由于量足、味道正宗,他们的小餐馆是人流不断。据安先生的妻子介绍,她们在“美团”和“饿了么”平台上都有推广,平均一个月大概用掉餐盒100个左右。安先生的妻子说,她家用量算小的,旁边卖盖饭或者是焖面的小吃店,餐盒用量会更多。
      至于成本,老板说一箱100元左右,一共200个餐盒。这附近的商户都用同一个厂家的,厂家一般都是送货上门。
      一位卖大盘鸡的王姓饭店老板说:“对小本生意来说,要的是顾客满意。大多数饭菜是汤汤水水的,所以在打包时,必须是尽可能的分装,保持食物的口感,而且要保证食物不漏汤,所以会多用餐盒和塑料袋,而几毛钱一个餐盒的成本往往都不太在意”。
      据“饿了么”太原大马片区的业务推广经理介绍,他负责的大马小马片区一天的订单量在六、七百单。
      试想一个外卖订单最少一个餐盒一个塑料袋。是怎样的一个庞大数字。

    白色污染来势汹汹

      中午12点左右,在太原南中环体育路附近的一家快餐店,正是外卖高峰。几名工作人员忙着打包要外送的套餐。记者看到,这些外卖清一色的都是塑料袋包装,平均每个塑料袋里都有2、3个塑料餐盒。来取餐的外卖小哥说,防止汤汁洒出来,一些塑料餐盒盖上盖子后还要再裹一层保鲜膜,封个严严实实。
      大量外卖订单产生的外卖垃圾之多可想而知。那些被扔掉的外卖餐盒有人回收吗?到哪儿去了?
      在国际大都会小区记者看到,由于租客比较多,快餐垃圾很多。一般每天环卫部门的垃圾清运车会把垃圾桶内的垃圾混合装进车里运走。
      据记者了解,目前太原市除了衣服、玻璃、废纸在源头已经被分拣,卖到废品收购站外,快餐盒和其他垃圾都是被垃圾车拉到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然而一部分被送到垃圾填埋厂进行填埋,另一部分就被送到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当做了燃料。
      塑料污染的影响早已众所周知,不仅会污染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直接伤害。
      塑料袋虽小,折射的是环保的大命题。目前市场上较为普遍的是白色透明的圆形餐盒,这种一次性餐盒用的安全放心吗?由于盛用食品温度过高,产生有害物质并与食物被一并进入人体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这种可回收的垃圾为何无人理会呢?
      许荣民,一位从事环保工作30年的老环保工作者。他告诉记者,塑料的回收是一个环保行业,目前民间自发组织的个人主要是对容易回收成本较低的塑料制品有积极性,但对成本较高,处理难度大的制品基本没有进行回收利用。例如一次性餐盒回收后要进行除油、除渍处理,处理成本较高,一般很少有人收集处理和回收。
      省城一家专门对旧衣服进行回收利用的公司负责人说,由于衣服、玻璃、废纸都有好的利用方式,而且回收后经过处理的废弃物可以变成新的产品给企业带来效益,所以这些垃圾的收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而塑料餐盒成本低,未来经济效益未知,也是其难被回收利用的关键所在。

    “限塑令”颁发多年后遇新挑战

      2008年,“限塑令”施行之初,就有数据表明,全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就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时隔多年之后,随着电商、快递的持续发展,除了外卖餐盒还有大量的快递业塑料袋包装都加剧了塑料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塑料包装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资源环境压力。
      如今,在禁止超市提供免费塑料袋的举措实行多年后,我们正面临着塑料垃圾的新一轮挑战,新老问题的叠加,对政府治理白色污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外卖餐盒主要有四种,分别是PS(聚苯乙烯)材质打包盒、PP(聚丙烯)材质打包盒、纸质打包盒和天然秸秆浆或者玉米淀粉等原料制成的可降解餐盒。大部分商家为了节约成本,送外卖时大多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餐盒。
      许荣民说,由于在自然条件下塑料的降解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时间,在环境中的长期停留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们无节制、不科学合理使用造成的。
      许荣民认为,治理污染要从源头治理,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发明可降解或者是降解时间短的塑料替代产品;要从企业做起,从企业的生产环节就考虑到塑料的回收和利用,同时加强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为后期处理和处置征收相应的费用;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自觉减少或者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23期

    • 第2019-04-22期

    • 第2019-04-21期

    • 第2019-04-20期

    • 第2019-04-19期

    • 第2019-04-18期

    • 第2019-04-17期

    • 第2019-04-16期

    • 第2019-04-15期

    • 第2019-04-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