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搭建一平台,聚集一群人 ——

太原:社群经济进入2.0时代

  •   社群经济已渗透到太原的许多小区,俨然成为零售领域的一个风口。 本报记者 王蕾 摄

  •   “庆祝26周年店庆,钜惠福利即将开始,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家住太原市万柏林区前北屯文兴苑的刘星打开手机,看到微信群里有一条新的促销信息,便顺手点进链接翻看了起来。
      同一时间,身处万柏林区瓦窑街的秦先生刚刚和一帮朋友打了一场篮球,正在商量晚上去哪里吃饭。他们“约球”的渠道也是在微信群中。
      ……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像刘星和秦先生这样,围绕着不同群组进行了各种各样社交和消费活动的市民不在少数。事实上,按照相近的爱好、性格、诉求或地理位置所组成的人际关系就是社群。时下,以社群为依托,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消费形式,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纳。“社群经济”正以全新的零售模式塑造消费业态释放出惊人能量。

    社群经济带来红利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以社群这种人际关系纽带来组织活动?
      “在生活中,孩子们愿意天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成年人也一样希望和同龄人接触。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互联网社群得以存在的理由。”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周洁表示。
      不过,仅仅是一帮人一起打打球、吃吃饭、唱唱歌,那这些活动产生的消费事实上只属于社群经济的1.0版本。
      一些善于发现“钱景”的企业和个人已然看到了社群经济所能带来的红利,纷纷开始付诸实践。
      作为一位手账发烧友,在太原某咖啡店工作的小熙就在业余时间组建了一个手账发烧友的群,他时常会在群里发一些有特色的文具链接,从中赚取的佣金对于一个普通打工者来说也相当可观。
      “一本小小的手账,可能售价上百元;甚至一款胶带纸要几十元甚至几百元。这在传统的消费理念中是无法想象的,但手账发烧友却乐此不疲,这就是消费升级时代诞生的粉丝,由他们组成的社群有着难以想象的消费力,就如我们群里的大家,在旁人眼里可能都是爱文具的‘疯子’。”小熙表示。
      记者了解到,一些品牌手账尽管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卖得火热,但他们也会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举行线下各类手账圈内的手账集市展,尽可能顾及到线下城市社群。

    社群经济深耕社区

      4月21日晚上10点,某品牌烘焙店漪汾街店的店长王先生照例在附近社区居民的群里发了一个数额不大的红包,不到1分钟红包就抢完了,王先生在群里告诉手气最佳者,三天内到店里预定生日蛋糕可以享受八折优惠。
      在富力城云栖谷小区门口的唐久便利店,店长申敏哲也是先在300多人的微信群里发了一个红包来聚拢人气,紧接着发了一个小程序链接以及部分超值商品的图片、文字等信息。这些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亲民。比如,200毫升的居来香油,团购价9.9元;5瓶1.5升的汽车玻璃水,团购价9.9元。不过,这些商品数量有限,开团以后的短时间里,图片上就标注“卖光了”的字样。
      而早在去年11月25日,金虎便利推出了“金虎优鲜”社区拼团模式,至今上线门店已达800余家。“金虎优鲜”的产品通过我市最大的供应商或者产地直采,包括蔬菜、水果、海产品、主食及日用百货。“金虎优鲜”社区店店长每天也会将购物链接推送到由周围居民组成的群里。“群友会在群里告诉他们的需求或者用后体验。我们在群里发送各类商品资讯,第一时间处理售后问题。”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研究室一位负责人表示,社区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最基本单元之一,未来,基层的公共服务将主要基于新社区来落实。“现在许多零售平台都会发布很多针对社区的内容,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服务。”这位负责人表示。

    “泛舟”社群经济蓝海

      “随着社区时代的来临,社区将成为政府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但往往重点和难点也是商业最大的爆发点。”周洁认为,以往以商聚人的模式不再一家独大,以人聚商的时代业已来临,这也是社群经济能够聚集巨大能量的基础。
      “社群就是一群不同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干一件事,这就需要把互相之间最优势的能力整合在一起,但前提条件是,群友必须有组织有纪律。因此,未来专业化的社群公司定会形成产业。”创业投资人林翰告诉记者。
      事实上,利用社群交际工具,商品找消费者更直接。社群经济属于“小组织,大市场”,通过线上工具,经营者打破了空间限制,不需要采购,不需要库存,就可以面向消费者呈现包罗万象的商品,通过社交工具,省去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对于消费者,实体经济的加入,让自己的消费体验感加强。
      有别于以共同爱好、共同偶像、同样职业、共同家乡等纽带形成的社群,这些社区社群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化,有了组织结构与盈利模式,进入了社群经济的2.0时代。相比传统消费模式,社群经济已显现出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社会资源使用效率、减少不良商家违法或违规操作、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优势,在推动消费服务业健康发展进程中做出贡献。
      “未来,在社群背后要定制好产品,兼顾好产品和好服务,靠服务来增值。”周洁认为,在新零售生态体系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快速地适应环境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23期

    • 第2019-04-22期

    • 第2019-04-21期

    • 第2019-04-20期

    • 第2019-04-19期

    • 第2019-04-18期

    • 第2019-04-17期

    • 第2019-04-16期

    • 第2019-04-15期

    • 第2019-04-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