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写字楼引领城市经济新格局

  • 太原市最高地标建筑——信达国际金融中心。

  •   写字楼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写字楼租赁市场的活跃程度、企业用户在写字楼里的配比和变化情况,从一个侧面,将宏观经济的活力和不同行业的发展态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一片哀鸿,人去楼空的凄凉阴云笼罩。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为11.5%,达8年以来最高值;上海优质写字楼市场空置率同比升至18%,创下近10年新高;深圳甲级写字楼的整体空置率亦升高至23.3%……
      如果说一个开发商在十年前从“空置率”里面读到商机的话,那么从今天的写字楼空置率里又能读出什么?尤其是在甲级写字楼日益崛起的太原,写字楼市场表现如何?

    太原写字楼进入新时代

      在还没诞生限购限贷的那个年代,先知先觉的炒房团开始组团炒房。他们蜂拥进入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豪掷千金买下一幢幢住宅和一层层写字楼。尽管大多物业的夜间都是黑灯“空置”,但笃定会有数以万计的新移民和新创业者来接盘的形势,让空置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专有名词”。
      然而,自2013年以来,太原写字楼销售市场持续供小于求,处于去库存状态,年成交量保持在10万方左右,近五年,价格持续走低,以价换量明显。
      据了解,太原写字楼市场自1998年起步,经历20余年的发展之后,逐步由政府机关办公走向商品化,由低端办公时代发展成为品质化专业化市场,由点状分布发展成为区域集聚。
      1998年,太原的写字楼市场处于低端办公时代,市场上多为政府机关办公楼,仅有以金广大厦、赛格商务广场为首的少量商品化写字楼。这些写字楼集中在迎泽、南内环和府东府西片区,硬件品质相对较差。2005年,标准意义的甲级写字楼在太原出现,市场供应以及开发规模正在扩大;这个年代,以山西国际金茂中心、王府井商务大厦和阳光国际商务中心为首的写字楼,主要依托政务资源发展聚集。
      2008年,写字楼市场投资热情降低,写字楼集群区域以迎泽大街、长风亲贤区域出现市场供应;写字楼品质大幅提高。2009年到2013年,以湖滨大厦、茂业中心、万达广场为首的写字楼相继上市,市场进入品质化专业化阶段,长风亲贤区写字楼市场崛起,不断有500强企业进入建设总部大楼,形成集群化总部基地。
      2014年至今,绿地中央广场、华润大厦和华宇百花谷为主的甲级写字楼成为市场主流,市场由河东向河西发展,迎泽西片区、长风西片区和高新片区成为甲级写字楼的聚集地。这时的产品品质和档次不断攀升。但相比之下,市场去化相对缓慢。
      2018年至今,中海国际中心进入市场,信达国际金融中心也即将入市。这两座超高层的甲级写字楼,在成为太原地标性建筑的同时,中海的停机坪、信达的智慧办公,也让太原的写字楼进入前所未有的时代。

    销售型写字楼竞争白热化

      近段时间,位于太原市高新区发展路的鼎晨时代广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其所处的位置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太原商务集中区之一。
      对于这个项目,结合市场低迷的现状,负责运营的山西朗润君合有着自己的商业思维。作为独立运营的商用房地产及资源整合服务商,负责人刘伟娜对于这个区域有着理性的定位:地段位于晋阳街,商务金融总部聚集地,城市资本汇集带;同时,双地铁物业,更是金中之金。其次,5A智能化产品标准,高标产品配置,10部品牌电梯,可满足370席停车位。
      与鼎晨时代广场同类型的产品,在太原市各个区有所分布。据了解,太原销售型写字楼项目分布区域性明显。它们依赖城市核心区位及规划发展路径,主要分布在南城的长风商务区和高新区。目前,太原市在售写字楼等级划分少,基本以甲级写字楼为主。
      尽管太原的写字楼市场逐年稳步发展,但近五年,太原产业结构单一,处于转型过渡期,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服务型产业现代化程度比较低,是写字楼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山西世纪朗润统计,截至2018年底,市场中已推未售存量为31万方,主要分布在万达中心、山西国际金融中心、绿地中央广场等少数项目中,待售项目存量为112万方。根据目前2.08万平方米月均去化计算,已推未售存量去化周期需15个月,累计存量去化周期需5年。
      业内人士透露,太原市场在售写字楼项目大多以品牌开发商开发为主,品质相对较高。对外以甲级标准宣称,但相当一部分未达到国家准甲级范围,且部分产品实际上甲乙级混合,出现局部甲级。目前,销售型写字楼市场产品同质化局面被打破,部分项目价值点突出,通过产品细节设计,产品配套服务及办公环境方面,极具项目特色。此外,销售型写字楼去化速度较慢,持续以价换量,溢价水平较低,后续市场存量较大且产品竞争激烈。

    运营型写字楼空置率高企

      相比之下,太原市的运营写字楼项目分布区域性明显集中,依赖城市核心区位及规划发展,主要分布在城市主干道。写字楼运营存在高品质空置率较高,客户承受能力较低,租金水平低,溢价率低,资金压力较大等问题。
      山西世纪朗润数据分析,太原的写字楼聚集效应,明显主要集中在高新商务中心、迎泽商务中心、府东府西商务中心,不同区域承载功能差异化明显。南内环商务中心、长风商务中心、朝阳商务中心专业集聚度较高且租金水平适中,空置率较低;长风亲贤商务中心、高新商务中心由于两极分化严重,导致区域内空置率较高;府东府西中心和漪汾兴华商务中心基于其区域功能减弱,空置率较高;租金水平以每平方米1.5万-2万元为主力水平。
      据悉,太原的甲级写字楼入住率普遍较低,由于入市时间晚,没有形成稳定租客,此外其租金及物业费过高,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入驻企业多为房地产、能源、科技公司;乙级写字楼入住率最高,大多运营时间较长,有稳定的租客,租金水平适中,入驻企业以能源、金融、服务、科技类产业为主。
      从写字楼硬件看,甲级写字楼硬件档次较高,外立面基本为玻璃幕墙+石材打造,具有良好的形象标准。乙级写字楼在产品硬件打造上基本类似甲级,空调及电梯大部分选择国内品牌;丙级写字楼的产品档次较低,立面材质以涂料瓷砖为主,多层建筑,大堂层高较低。从客群分析,太原市场主要客群为社会服务行业客群,主力客户为咨询行业、零售业等;其次培训机构等教育事业及工程建筑类占比高。
      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作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太原的写字楼也在不断升级进步,从最初的简单办公场地、行政办公楼、综合性商务写字楼,升级成长为如今的超高层智能写字楼,写字楼产品越来越注重服务性,越来越趋于智能化。(本版稿件、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郝薇采写、拍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 第2019-07-26期

    • 第2019-07-25期

    • 第2019-07-24期

    • 第2019-07-23期

    • 第2019-07-22期

    • 第2019-07-21期

    • 第2019-07-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