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论 坛

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分析

  现如今,伴随我国各类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阅读新闻时也更具直观性。在此背景下,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也需强化运用新闻图片,来提升新闻报道的易读性,帮助读者探析新闻事件的本质内涵。工作人员在运用新闻摄影作品时,需重视新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凸显出新闻作品的价值性。本文以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概念分析为出发点,着重分析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的呈现方式。
  一、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概念
  新闻摄影的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在运用期间均可发挥出打动人心的效用,然又具备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通常来说,在新闻摄影作品中视觉冲击力的体现为显性,而形象感染力则体现为隐性。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通常是利用摄影作品中的色调与线条等诸多因素,来吸引读者的关注;而形象感染力,一般是利用摄影作品之中各个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与形式,如人物形态以及内容、情节等来引起读者的关注,引发读者的共鸣之感。虽说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二者在运用期间的形式有所差异,但二者都为新闻摄影作品中所不可缺少的两大重要因素。
  二、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呈现分析
  (一)拍摄内容选择
  在选择灾难性题材时,相关工作人员不但要拍摄到灾难现场的真实场景,还应在工作期间,以现场场景为主要背景,将灾难事故的过程呈现出来,以及将新闻当事人的情感表现出来。
  以地震灾害为例,在拍摄新闻作品时,相关工作人员不但应正面呈现出地震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也应以此为前提,将地震灾害整个过程之中所展现出的温情场景表现出来,让这种情景能够感染到每一名读者的内心,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灾民安慰。新闻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温情情感和地震灾害本身存在十分强烈的反差,所以就会强化新闻摄影作品的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读者在观看新闻摄影作品时,就可透过照片,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并且也能够通过照片感受到灾民的乐观与坚强。
  在选择生活题材时,为更好地彰显出新闻摄影的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在选择生活题材时,应以逆向思维来实施作品拍摄,并将其视为基础,而后将平凡生活之中的平凡事、平凡人以及平凡物,展现出不平凡的摄影效果。
  例如,在拍摄残障人士的新闻摄影作品时,摄影人员应拍摄出残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用残缺肢体来生活的各种场景。通过展现这类作品,不但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残障人士的坚强与坚韧,也可使读者在观看期间进行深层次思考,以更为珍惜现有的生活。
  在选择知名人物题材时,在整个拍摄期间,不但要拍摄常规的内容,也应运用逆向思维,来提升摄影作品的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及夫人的新闻摄影作品为例,在拍摄期间,较重视拍摄出习近平总书记及夫人富有亲和力的形象,在拍摄这类摄影作品时,不但能够拉近百姓与领导人之间的距离,也可体现出关爱及尊重女性的一种价值观念,如此也能够传递出摄影作品的重要内涵与价值。
  (二)摄影技术应用
  若想切实凸显出新闻作品的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不但需强化处理摄影作品,也应回归至摄影本身,强化运用相关摄影技术。以摄影技术的应用来说,主要内容有如下体现:
  角度设计:现阶段摄影人员在拍摄新闻事件时,最为普遍运用的视角为俯拍与仰拍等,如此就要求摄影人员在拍摄期间,应以真实场景与人物为主,选择最为适合的摄影角度,来完美呈现出摄影作品,增强摄影作品的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拍摄温家宝前总理时,摄影人员主要运用了仰拍这一拍摄手法。这种手法在运用过程中,利于表现出摄影师对所拍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能够以此表现出被拍摄者人物形象的高大与伟岸。
  在拍摄新闻作品时,摄影人员还应利用景深这种方式,来表现出摄影作品的中心内容,让读者在观看过程中能够精准地将视线放置在中心对象上,运用这种摄影方式,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彰显出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
  另外,在拍摄期间,摄影人员在设置快门时所存在的差异性,会影响到被拍摄者的动作呈现。通常来说,在拍摄期间设置快门低速,能够彰显出中心内容的静态与主体背景的动态,进而彰显出一种动态感与活跃感,使新闻摄影的形象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获得显著提高。
  通过镜头变焦,所表现出的视觉效果有所不同。若使用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则可改变视觉形象,增强视觉印象,这也为提升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的有效方法。长焦镜头能够清晰拍摄远距离形象,也能够放大局部形象,从而凸显出尤为清晰的景深效果。广角镜头则为广大新闻记者运用最为普遍的镜头,其价值在于拍摄的摄影画面,前景较大而远景较小,让新闻照片能够凸显出想象力与创造力。广角镜头自身所具备的优势非常多,如视野较为宽广,在相同视点,运用广角镜头拍摄的范围更为广阔,景深也更长,能够体现出更清晰、更广的拍摄范围,且也利于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透视效果。
  光影和构图不但为新闻摄影作品表现视觉冲击力与情感渲染力的有效方式,也为摄影人员自身拍摄功底的一种良好体现。在拍摄期间,角度的变化可直观影响到影像的造型体现,所以,对于摄影人员来说,应重视选择视点,来呈现出更为完整的光影和构图效果。
  对于优秀的摄影人员来说,在拍摄过程中还应注重融入新颖的视点,以线条与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嫁接与组合,把较为普通的摄影对象,呈现得更具冲击力。
  除此之外,还应善于抓住拍摄新闻作品时所出现的典型瞬间,这种典型瞬间也被称之为决定性瞬间,主要指的是最能够体现出新闻对象内涵与本质的一瞬间。图片均为瞬间表现,唯有抓住这种典型瞬间,才可使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更为凸显,让瞬间能够定格为永恒。
  若想抓住这一典型瞬间,则对摄影人员自身的基本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拍摄技巧,还需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将新闻现场与新闻事件二者之间巧妙地结合起来。所以对摄影人员来说,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洞察力,以及对摄影作品的驾驭能力,如此才更利于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闻摄影为视觉新闻,也是不同语种、民族甚至是国家之间均能够看懂的一种形象语言。新闻照片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与不同国家、民族的读者进行对话,而且运用这种方式,所体现出的传播效果也尤为显著。同时,也能够运用良好的拍摄技巧,来增强新闻摄影作品的形象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所以说,在拍摄新闻作品时,务必要善于运用良好的拍摄技巧,来打造出具有形象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高质量新闻摄影作品。
  (作者单位:山西日报社 阮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17期

  • 第2019-09-13期

  • 第2019-09-12期

  • 第2019-09-11期

  • 第2019-09-10期

  • 第2019-09-09期

  • 第2019-09-08期

  • 第2019-09-07期

  • 第2019-09-06期

  • 第2019-09-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