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阳曲县的王大姐因头晕不适到家门口的侯村乡卫生院就诊。该院内科医生贾建华打开分级诊疗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查看了王大姐前几次血压随访和用药情况;随后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向上级医院医生求助。
“现在有县医院做后盾,我们基层医生接诊心里更有底了。”贾建华说,曾经因为“心里没底”,卫生院在此前多年没有收治过住院患者;但通过改革后的持续培训和远程会诊的开通,“再加上有县医院的专家来坐诊,卫生院的医疗业务已经大为改观”。
这只是我省用“山西处方”解决百姓就医难题的一个缩影。
“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省立足实际,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用‘山西处方’‘山西办法’解决山西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难题,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近日,在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我省新医改相关情况,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武晋作如此介绍。
全面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基层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难题明显缓解
新医改中,我省始终坚持重心下移,集中投入41.82亿元,实施“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工程,改善基层基础条件。
接力强基层,先后出台两个“30条”指导意见,实施长期对口支援战略、“医卫双优下基层活动”等,持续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补偿、人才补充“三个机制”,稳定村医队伍,涌现出一批以贺星龙为代表的村医典型。2018年底签约服务覆盖率达51.3%,重点人群签约率70.7%。
同时,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搭建家庭医生与居民的互动平台,接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00余所,在线管理签约居民174万户。2017年起,以县乡一体化改革为抓手,打造了县域综合医改“山西模式”。
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群众看病报销更有保障
2017年,我省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并轨提质。截至2019年9月底,全省累计参保人数达到3255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新医改以来,逐年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三保险、三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医保帮扶政策,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参保缴费救助、辅助器具免费适配救助等,累计125万人次受益。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融合
2017年,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到2018年底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22%上升到27.51%,药占比从改革前的40%以上降至30%以下。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扎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推进全省网格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共建立三级医院纵向帮扶县级医疗集团的医联体60个,成立省级专科联盟37个,帮助县域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600余项。
2017年,建成了全省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健康山西”网,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围绕“降价保供”抓医药改革,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新医改中,全省481家公立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全部实行了网上阳光采购。坚持集中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开展省级集中招标,降低药品采购价格。
2018年9月,山西加入了陕西等13省(区)抗癌药品省际采购联盟。2019年,建立了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参考价省际动态调整机制,与京津冀和13省联盟最低价看齐,2.3万个产品平均降幅22.2%。加强药品使用管理,推进基本药物全面配备、优先使用。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新医改中,我省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开展“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晋医晋才回乡创新创业平台,对急需紧缺的人才实行编制周转池制度,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评选全省卫生健康领域“三晋英才”。其中,高端领军人才41名、拔尖骨干人才559名、青年优秀人才763名全部给予表彰和奖励。2015年、2016年将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范围由65岁及以上扩展到农村60-64岁老年人,共下达体检经费5917.82万元,完成体检138.15万人。
同时,2017年以来,省政府持续将“为贫困县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为全省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列入为民实事,累计完成宫颈癌检查676251例、乳腺癌检查677289例、产前筛查近60万人,对检出患者均及时进行了干预和治疗,有效提升了群众健康获得感。
政府卫生投入持续增长,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新医改中,我省强化政府办医投入第一责任,为卫健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医疗卫生资源增量上,新医改十年政府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12.6亿元(其中地方配套55.2亿元)。加强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医院数量从1168所增长到1368所;人均占有卫生资源量不断提升,千人口病床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分别由过去的4.58张、2.43人上升到5.6张、2.67人,为群众病有所医提供了坚实保障。人民健康水平实现“一升三降”,即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升,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15.3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13.70/10万,婴儿死亡率由10.20‰下降至4.5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1.88‰下降至5.31‰。
稿件、图片均由本报首席记者贠娟绸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