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论坛

转变传播理念 讲好山西故事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时代背景下,面临转型发展的新山西也急需“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好山西声音”。在现有的传播形势下,转变传播理念、做好受众细分、扩大传播主体、创新传播形式,是提升传播力、讲好山西故事的有效策略。

  立足新山西传播需求,转变传播理念

  内容是对外传播的关键,对于讲好山西故事这件事而言,首先要明确讲好什么样的山西故事。在新时代山西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既要发掘山西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还要立足新山西的传播需求,转变传播理念,发掘关于山西的新时代的故事。整体而言,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文化山西、美丽山西、奋斗山西、开放山西、创新山西。
  “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山西故事肯定离不了这一基础,山西的黄河文化、根祖文化、红色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宗教文化、晋商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源远流长,山西境内的大多数人文景点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当然,山西境内的自然景观资源也很丰饶,从恒山到雁门关,从芦芽山到五台山,从壶口瀑布到太行大峡谷……这些大美的自然资源不仅为山西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是山西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革命老区、作为新中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近百年来山西一路革命和奋斗的历史也包含了无数的优秀故事。
  以上是山西对外传播过程中常见的内容,但是大多数传播是基于传统故事的陈述,内容上新的有深度的挖掘较少,当下,我们需要以新的受众需求去倒推、挖掘传统故事在新山西是如何讲述的。新时代,正在转型发展的山西越来越开放,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故事,而这些恰恰是当前最需要讲述的山西故事。因此,各传播主体在设计传播内容时要立足新山西的需求,挖掘古今山西的各种内容资源,凸显新的山西故事。

  做好受众细分,进行精准传播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的信息纷纷争夺受众的眼球,作为在传播链条中的目标所在,受众是否能够接收到山西故事、是否接纳山西故事,这关系到传播的终极效果。
  由于知识背景带来的媒介素养的不同,以及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带来的受众分化,将受众作为一个整体人群进行传播,必定会带来传播资源的浪费和传播效果的严重缩水。因此,在讲述山西故事的时候,需要将受众进行专业的细分,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地域、信息接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差异,将不同的山西故事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讲述给不同的受众,这样才能做到精准传播、有效传播。
  为此,需要做好受众调查,这是实现精准传播的前提。无论什么传播主体在讲述山西故事时,都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将受众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内容传播。“一篇通稿播全网、所有受众看一样内容”的套路已经不再适用越来越分化、越来越精明的受众。

  扩大传播主体,实现协同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讲好山西故事,既要依靠主流媒体,还应该扩大传播主体,实现全员协同传播,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对外传播新格局。
  加强传播主体建设,首先要重视主流传播阵地,将政府部门、主流媒体、机构媒体、平台媒体等多元协同的传播主体作为第一梯队,传播时协同配合。
  其次,更要动员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各种机构的传播作用。景区景点、旅行社、文娱机构、商会、驻外办事处、文化交流中心、各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山西故事的“发源地”和传播主体,如果他们都能在不同领域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传播山西故事、讲好山西故事,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山西的影响力,还可以减少山西的负面故事。
  再次,要充分重视个体的传播价值。每个在山西工作、学习、生活、差旅、考察的人,都是一个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有的自媒体甚至是粉丝数百万的大V、意见领袖,其传播作用不亚于其他传播主体。因此,要学会动员、吸引每个与山西有交集的人,激发他们对于山西故事的兴趣,让他们自发地传播山西故事。

  善用智能技术,创新传播形式

  随着媒介技术的迭代式发展,受众对于媒介的接受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更乐意接受新鲜的传播形式。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山西故事现有的对外传播中,主要依托于传统的传播技术手段,传播手段相对传统、形式比较单一、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成为困扰山西故事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单向度、缺乏互动的传播形式越来越无法适应需要互动参与的受众的需求。
  最近,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的Vlog在网络上十分火爆,网友纷纷留言“提高了我看新闻的欲望”“这样的方式很接地气”。作为短视频的一种形式,Vlog因其纪实性、人格魅力等特征区别于其他短视频,逐渐成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主流话语的传播渠道之一。
  与Vlog 一样,H5的传播形式也曾令很多严肃呆板的内容变得很有吸引力,对此,人民日报新媒体团队出品过多个优秀作品,其中,依托于AI算法和云计算服务的换脸黑科技作品《70年,我是主角》得到了全民式的参与。2019年10月31日,5G在中国正式商用,其高速率、低时延、大密度的特点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传播手段的改进。届时,VR、AR等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故事的传播。
  无论是Vlog、H5、VR、AR,还是全息技术等新技术,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给受众全新的信息接收体验,并且分流了传统传播技术下的大量受众。因此,山西故事的传播要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力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和手段,不断丰富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形式,全方位、全渠道地为受众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优质传播内容。(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刘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04期

  • 第2019-12-03期

  • 第2019-12-02期

  • 第2019-12-01期

  • 第2019-11-30期

  • 第2019-11-29期

  • 第2019-11-28期

  • 第2019-11-27期

  • 第2019-11-26期

  • 第2019-1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