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时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农业兴则国兴,农业强则国强。因此,必须把农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而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科技创新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的一项战略工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着力提升农业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实现关键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完善和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出更加明确的发展指向,在生物种业、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实现自主创新。正是基于国家对农业科技领域的政策倾斜,我国现阶段在农业生物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超级稻育种技术、转基因抗虫等关键农业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但同时必须要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依然是“四化”发展的最大短板,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不足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障碍。从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职业农民素质等方面来看,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力度仍然不够有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前,人民对更加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在面临资源约束日趋缩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村人才外流等诸多困境下,高质量农产品的供给难度愈发增加。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只有加快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引领农业发展新局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决定了农业发展必须依托科技创新,走科技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农业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支农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强大科技研发能力,突破现有环境资源约束,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现有的生物技术、精准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积极开展测土施肥、配方工程,有效管控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滥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现代化,农业装备、农业机械化大有可为。积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农业产业碳循环创新技术、储存加工技术;经济研制功能食品、药茶等,推动科技与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发展的体质增效。
二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走质量兴农之路”。质量兴农要求与环境资源相匹配,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因而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没有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科技就没法转为农业实际生产力,质量兴农之路就无法落实、持续、深入。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学研的脱节,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户之间联系不紧密,农业科研人员注重科技创新的成果,忽视科技创新成果转为实际农业生产技术。因此,加快科研体制改革,以农户实际生产需求为导向,打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发展的界限,加强科研结构、高校与农户的互动,培育一批连接科研结构和农户的龙头型涉农企业,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健全科技创新推广体系,走好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科技创新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只有解决好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发挥科技创新的效果。农业科技推广必须与当地的生产环境、人力资源和宣传方式相匹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针对目前推广人才不足,素质不高、推广模式落后等问题。首先加强空岗补缺,设置推广服务招聘点,选拔学历水平、科技能力与精神品质适合的推广人员,稳步提升推广队伍服务能力,同时创新现代化科技推广模式,加快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共享技术的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应用现代推广工具提升推广能力。最后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基地的示范作用,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四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强化“科技的翅膀”。无论是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还是科技成果推广主体都是人,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强化“科技的翅膀”。一方面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既重视人才数量的增加,通过招聘等方式招录高校优秀人才,又注重提升其整体素质,完善培养机制,通过培训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助力人才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奖励、改善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本课题为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乡村振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顾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