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论坛

融媒体时代,报纸副刊如何转型

  如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传统报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力下降、阅读率滑坡、读者老龄化现象严重。在融媒体的优越性面前,以报纸为依托的副刊同样存在困境。融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路在哪里,如何才能不被时代抛弃和边缘化,从而进行成功转型,是本文所探究的问题。

  做“大副刊”,新闻报道要副刊化

  由于新闻传播方式多元发展,使得传统报业的传播功能在便捷有效的融媒体面前相形见绌,而副刊也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每况愈下。那么,传统报业更应该坚持走自己的副刊融合之路。
  从融合思想方面讲,“新闻招客,副刊留人”的传统坚决不能丢。1897年,自上海《字林沪报》创办副刊以来,副刊已走过百余年历史,此传统一直在发扬创新。副刊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文艺色彩,为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闻乐见。融媒体时代,报纸副刊坚持这份初心,就是牢记时代使命。著名报人金庸说:“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副刊做得出色的话,那张报纸就会与众不同。”他曾写下“副刊之五字真言”:短、趣、近、物、图,贴在编辑部供大家参考。时至今日,这也是副刊转型发展的出路之一。融媒体时代的挑战,对副刊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新媒体平台只是传播手段,作品质量、关注面、写作水平才是受众最终需要的东西。把副刊做深、做活、做精、做出个性,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与人文关怀的副刊作品,将报纸内容与新媒体平台完美融合,才能实现新媒体与报纸的共生共荣。此其一。
  其二,大多数报纸副刊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还是静态的,呈现到App客户端、报纸网络版、微信公号上,散文、随笔类的文章居多。报纸融合要有“大副刊”概念,要将新闻报道吸纳进来,然后做成副刊化产品,经过思想灵魂的打磨和情感温度的浸润,极具吸引力。
  新华每日电讯的“草地”副刊除各类专栏文章外,还有新闻报道。这些报道既是“草地”副刊的题材内容,也是气质特色。在采访上,其要求深入事件内核,落脚在具体的人身上,以个体命运、人心人性、历史传统、现代价值为叙述本位,文本上则追求细节之丰、汉语之美和表达创新。山西晚报自2018年起至今推出的“封面人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走的也是副刊化路子,挖掘人物精神内涵,剖析人物思想,每篇报道充满人文情怀,其刊首语说,“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谁是那个最抢眼的新闻人物?谁让我们怦然心动?谁让我们肃然起敬?谁让我们终身难忘?”《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北大学子宋玺》《在社区绽放的“警花”杨蓉》《小荷正露尖尖角的杨畅》等,每篇报道都是纪实文学,有文艺性,始终讲述向真向善向美向好的动人故事,始终构筑温暖甜蜜、明艳生动、活力四射的人生。这就是副刊式的报道,磅礴、大气、唯美,有力量。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传统报业与时俱进,嫁接新媒体,融入新时代,将新闻副刊化,是有效“留人”的重要手段之一。

  副刊要增加新闻评论,提升价值内涵

  全媒体有着大量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比如很强的时效性、超大的容量、低廉的费用、超巨人气的粉丝量等;比如各类网站的专栏、博客、微博、电子书等海量信息和文字。它们带来的是不仅是眼花缭乱的声像传播世界,还有更为快捷传播的信息输送平台,给受众提供阅读、书写和交流的空间。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报业的副刊应该担当起时代的使命,跳出固定的藩篱,发扬传承“副刊留人”的传统,增加评论内容,针对各种新闻事件,及时发声,表达正确立场。
  为确保这一原则的落实,融媒体要树立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胸有大局,明辨是非,坚决屏蔽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的内容。山西晚报“封面人物”报道,大量采用了副刊化的报道方式,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每期配有评论,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充沛,正气感强大,体现主流媒体的主流引领和主流担当,起到了舆论导向的引领作用。当前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形式和技术上的融合,根本目的是全面发展壮大主流舆论,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把“最强力量、精锐部队”配置到网上的要求,让“主力军进主战场”。副刊,应该扛起这面大旗。

  让短视频成为报纸副刊常规报道主角

  融媒体时代,建立一支与时俱进、敢打敢拼的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多年奋战在新闻一线的老记者、老编辑,如果将他们在报道策划、采访和制作中积累的新闻经验与新媒体创作相结合,把大气凝练的文字、动人心弦的故事充分体现在作品当中,发挥主流媒体内容的优势。同时,配以形神兼备的传播手段,进一步增强融媒作品的表现力,打造“爆款”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想到,很多报纸副刊的专栏丰富多彩,说历史的、说诗词的、说读书的等等,想办法让这些静态的内容活起来,比如制成动漫短片,或者请人表演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然后用短视频拍摄下来,传播会更及时更立体,在当今浅阅读的时代更易受到受众欢迎。其实,这种形式比较像前些年的电视文艺副刊节目《百家讲坛》,只不过要求时间更为短暂,内容更为上乘,传播力度更为强大。山西晚报“封面人物”采用短视频报道后,读者扫描二维码马上能看到精彩的动态内容。由于山西晚报纸媒和网媒等传播平台进行了有效结合和补充,实现了全媒体分层级传播,社会影响自然立竿见影。
  可见,以移动化、视频化、直播化引领新闻内容进行副刊化产品输出,让短视频成为新闻“大副刊”的主角,让移动直播成为常态,让线上线下活动成为品牌,以全员融合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是副刊成功转型的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山西晚报社
郭志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26期

  • 第2019-12-25期

  • 第2019-12-24期

  • 第2019-12-23期

  • 第2019-12-22期

  • 第2019-12-21期

  • 第2019-12-20期

  • 第2019-12-19期

  • 第2019-12-18期

  • 第2019-1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