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浑源全力打造药茶产业集群新高地

  连日来,赵贵富在浑源县黄芪产业园内忙个不停。他的道地药材恒山黄芪产业化开发项目是第一个入驻产业园的,厂房规划、设计、开工、筹措资金等等,每一项老赵都亲自去跑。这个总投资17000万元、占地100亩的项目包括制剂车间、前处理提取车间、饮片车间、库房、质检办公楼、生活楼、辅助用房、管网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期为两年。
  看着项目规划设计图,赵贵富信心满满地说:“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精品黄芪饮片90吨、黄芪口服液10吨、黄芪药酒20吨、黄芪饮料3吨、黄芪药片5吨,未来还计划加工黄芪茶,年产值约1.6亿元。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生产质量的全程追溯。”
  像赵贵富这样的黄芪产业,浑源县有不少。浑源县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土壤元素丰富,适宜种植黄芪、柴胡、山桃等中药材,且以品质上乘名扬中外,是全国著名的“黄芪之乡”。在今年新冠肺炎治疗中,含有黄芪成分的中药发挥了积极治疗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西药茶产业发展,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一时间,发展黄芪深加工产业成为热门话题。
  浑源县委、县政府抓住有利时机,规划建设黄芪茶产业园,通过打造集药茶研发、药茶生产、药茶销售、文化宣传、旅游发展为一体的黄芪药茶产业链,带动全县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带动贫困山区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步发展,巩固浑源县扶贫攻坚成果。
  位于浑源县青磁窑乡郝家湾村的山西恒山茶叶有限公司今年也准备入驻黄芪茶产业园区。“公司一直与浑源县恒山绿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经营,并成功注册了‘恒麓’商标。公司以野生茶叶收购、生产加工为核心业务,集包装、直销、连锁零售经营及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基本形成了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要求的产业体系和流通模式。”青磁窑乡党委书记王卓祥边请记者品尝恒山老道茶边骄傲地说。
  据悉,浑源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公司+集体+村集体经济+农户+标准”的生产经营模式,该县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以保护价格对芪农所生产的鲜芪进行收购,引导农民从普通农业向生态、绿色、高端农业转型,从自主销售模式走向“互联网+”的高端、高效营销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条。据估计,每年产值收入可达22.5亿元,带动5000多人就业。

本报记者杨晓明 通讯员宋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5-17期

  • 第2020-05-16期

  • 第2020-05-15期

  • 第2020-05-14期

  • 第2020-05-13期

  • 第2020-05-12期

  • 第2020-05-11期

  • 第2020-05-10期

  • 第2020-05-09期

  • 第2020-05-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