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具便捷性的新闻阅读服务。这也让报纸类的传统新闻媒体陷入了发展困境。传统报纸新闻媒体要想在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对融媒体时代下报纸新闻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此,在报纸采编一线工作的新闻编辑更要主动作为,优化转型,进而更好地顺应全新的新闻媒体竞争形势。
一、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的发展现状
回望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提高和传播规模的扩展,是促进大众传播事业向前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印刷术的发明让报纸、杂志成为读者获取资讯的形式;伴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广播与电视成为50年代以来的主流传播方式;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流行,让我们从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知道天下事;而智能手机与社交网络的流行,则进一步降低了信息制造和信息传播的门槛。
如今,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模式,广大受众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即可获取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具有互动性、爆发性和及时性的网络新闻可以让受众自由发表意见,不仅吸引了受众眼球,而且激发了受众的阅读兴趣。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因网络多媒体的应用变得更加方便的同时,传统纸质新闻媒体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实报纸新闻的发展危机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受版面和时效性的限制,报纸新闻在受众获取信息的体验感上就会落后于融媒体式的新闻报道。另外,相比融媒体,报纸新闻的传播模式和途径有很大的不同,以语言和图片为主要形式的新闻难以带给受众新颖的体验,而融媒体无论在受众互动性、阅读时间和视觉体验上都比报纸新闻更具优势。
二、融媒体视角下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策略
(一)实现文本内容变革,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
融媒体时代下人们不仅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还获得了更加多元化的新闻内容。相比之下,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就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争取受众的关键。对此,报纸新闻编辑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一定要实现文本内容的变革,以创意性、独特性的新闻内容来吸引受众的眼球。第一,在了解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筛选出符合读者兴趣点的新闻内容和产品。第二,及时捕捉或深入挖掘新闻热点,以多年的编辑经验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对收集到的新闻作出精准、独特又有深意的解读,充分展现新闻内容的价值,给广大读者提供专业性更强、更有深度的新闻内容。第三,传统报纸刊登的新闻内容更具权威性、可信度、真实性和科学性,其中的观点与内容会对读者思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热点新闻报道中,报纸新闻编辑人员一定要将传统报纸新闻的优势发挥出来,严格把关从采访到报道的每一个环节,正确把控舆论导向,巩固自身权威地位。第四,不断丰富新闻产品的呈现形式,让新闻内容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转变新闻编辑思想,树立数字化工作理念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承受了巨大的发展压力,但这也是时代进步过程中纸媒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融媒体高速发展和新媒体编辑手段得到普遍应用的大环境下,报纸新闻编辑应产生危机意识,如果不及时转变传统工作思维和想法就有很大可能被“淹没”在融媒体时代浪潮中。
报纸将新闻编辑视为重要核心。对此,报纸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树立数字化工作理念,将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到纸媒转型发展中。就现阶段新闻阅读客户端而言,人们在资讯了解和新闻阅读中已经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远程信息自由浏览是融媒体最大的优势。对此,报纸新闻编辑需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协力实现统一的发展目标,在具备扎实编辑能力和排版能力的同时,还要树立数字化工作理念,掌握新媒体编辑手段,让传统纸媒编辑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快速实现转型升级。
(三)把控正确舆论导向,严守行业规定
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和实时性的多媒体网络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应用彻底打破了新闻阅读方面的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但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虚假信息,甚至为谣言的散播提供了很多捷径。网路新闻的权威性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对传统纸媒而言更是面临着新闻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挑战。这就需要报纸新闻编辑用严谨、严肃的态度对待新闻报道。
在具体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编辑从业人员要严守行业规定,体现并维护好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坚持把控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主动承担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时刻关注社会上的各类热点话题,在树立正确新闻观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通过专家解读、公众讨论等方式深入分析和解读新闻事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力击退不实网络言论。
三、结语
在融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进程中逐渐增多,但就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而言,传统媒体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作为报纸新闻编辑,一定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数字化工作理念,掌握新媒体编辑手段,以顺应融媒体时代提出的全新要求,通过相互促进和优势互补来助力公众信息传播健康发展。(作者:山西工人报社 马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