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网络化时代,如何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占据媒体重要位置,是现今传统媒体发展的核心课题。从全局来看,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我国媒体发展的必要趋势,更是架构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手段。
媒体融合发展是媒体行业的一次深层次改革,主要以内容为本、渠道为核心,创建一个新型的媒体体系结构,全面加强媒体行业宣传效果,保证媒体传播的优质性和影响力。为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共赢,需要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讨论与研究,为全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一、精准定位,把握媒体发展大势
1.系统思维
全媒体语境需要系统思维,应系统、全面分析当前语境下的受众特点,寻找适合自身的媒体定位。全面分析并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元素的潜在价值。分析受众特点,规划适宜路径,科学把控环节,打造特色栏目,吸引受众眼球,在传播中寻找机遇。
2.根据目标受众的角色转换及时调整报道方式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受众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发布者,人们可以将自己拍摄的内容及时地通过网络向外扩散开来,自媒体时代呼啸而来。而传统媒体则在这种新的发展背景下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其传播媒介相对单一、封闭,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传统媒体一般对社会上的事件报道滞后,效果不佳。传统媒体在制作中应尽量减少制作周期,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观众。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让媒介走向共融、共享。传统媒体应与时俱进,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以用户思维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二、打造融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
1.创建融平台
传统媒体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平台都比较单一。应以互联网、移动端为平台,将两种媒体融合为一个整体,不断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文化塑造功能。融平台是运营终端,也是构建影响力、塑造品牌力的工具,受众获取信息的同时将对平台形成阅读黏性,成为平台忠实用户。
2.个性化与广告精准推送
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再到web2.0时代到来,媒介传播日益“社交化”“个性化”。一直以来,广告是媒介的主要收入。面对新环境,传统广告的粗放经营思路必须调整,对用户行为轨迹进行大数据分析,更容易判断受众的阅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推送和广告投放更为精准,达到广告收益最大化。而网络、社交、纸质、广播、电视等各媒介之间,如何拥有吸引客户的系统和单独的价格体系,媒体在融合和转型的过程中,都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
三、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1.创建媒体融合的管理体制
创建传统媒体及新媒体融合的管理体系和监管体制。不断创新、优化传统媒体的管理体制,释放内部活力,增强适应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创建新媒体监管体制,制定行业标准,构建考核评估体系。
2.提高媒体从业者综合素质
媒体从业者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融合效果。应不断提升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组织全媒体人员交流学习、交叉作业,掌握不同媒体形态的采、编、发能力,打通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媒体真正融合。
3.提供专业服务
面对自媒体时代,媒体人必须以权威性、真实性、专业性理念,不断创作精品,彰显职业身份、专业品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媒体运营应从单一的媒介产品发展为更广泛的媒介产品,充分运用传媒技术、专业、管理、平台、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为受众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在大众传播环境下,可探索新闻付费模式,培养受众付费阅读的习惯,利于媒体良性发展。
4.继续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核心优势
传统媒体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权威的媒体信息是新媒体无法取代的一个绝对优势。传统媒体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和优良的制作团队。因此,优质内容是媒体融合的核心。而新媒体具有更加高效的传播手段和更加多元的传播渠道,因此,我们要用新媒体发掘新的媒体形态和媒体思维,从而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5.推进融媒体创新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传统媒体转型并创新媒体形态。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其与受众的互动性更强,传播效率更高,各网站、社交平台都是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优势,有效加强互联网技术,增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逐步实现内容和技术的一体化,助力媒体融合发展。
6.全面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在新时代媒体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媒体行业应充分重视传播内容的审核制度和传播渠道的管理制度,对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进行高效的整合和改善,打破传统的体制限制。媒体行业应深度融合党的媒体发展策略,保证媒体行业的社会效益,从而全面促进媒体融合的稳步发展。
结语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态都有其不同的优势和缺点。媒体融合,不仅能为传统媒体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更能助力新媒体迅猛发展,使新型主流媒体能够展现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崭新色彩,从而搭建全新的媒体发展架构,全力推进新型媒体的高速发展;同时,使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从而引导社会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媒体力量。(作者:山西广播电视台 闫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