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以“三个突出”为抓手

沁源走出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

  本报长治11月2日讯(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廉玉 崔俊)近年来,沁源县坚持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为抓手,在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工作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奋力蹚出了一条符合沁源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突出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沁源县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将发展有机旱作作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工及乡村文旅产业,持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坚持“特”“优”,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县政府及时制定沁源县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年度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计划。依托独特的气候及资源优势,以创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为抓手,以“一区六基地”建设为载体(“一区”指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优势区,“六基地”指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基地、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太岳山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马铃薯水肥一体机械化种植高产基地和道地中药材收购、仓储基地),积极培育道地中药材、太岳山马铃薯、食用菌等主导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5.6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4.2万亩(其中原种基地0.5万亩,一级种薯基地1.5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50万袋以上,认证注册道地中药材等“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35个。同时,还积极推进乾和源10万只规模羊场等特色养殖项目建设,推动黑山羊、湖羊等特色养殖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突出“精”“深”,发展特色加工产业。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产品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以打造“山西药茶”为第七茶系这一契机,与山西中药材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以“四根四叶”(即党参、黄芪、蒲公英、甘草四种根茶,连翘、黄芪、沙棘、酸枣叶四种叶茶)为重点,培育了药茶加工企业5家,研发出党参茶、黄芪茶、连翘茶、菊花茶等茶品十余种。做大做强太岳金色豆豆、丰瑞等特色加工企业,推动该县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
  突出“红”“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着力打造“太岳首府·英雄沁源”红色品牌,扮靓“世外桃源·绿色沁源”生态名片。打造池上宿集、隐居乡里旅游精品名宿项目,加快建设灵空山康养小镇、“水漾年华”田园综合体、社科“丹雀小镇”等三产融合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官滩赛羊会、景凤帐篷节、韩洪马铃薯花开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构建起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02期

  • 第2020-11-01期

  • 第2020-10-31期

  • 第2020-10-30期

  • 第2020-10-29期

  • 第2020-10-28期

  • 第2020-10-27期

  • 第2020-10-26期

  • 第2020-10-25期

  • 第2020-10-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