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王旭东:让洋姜花开满群众致富路

  •   寒露时节,天气由凉转寒,但在长治市屯留区麟绛街道高店村的土地上,小黄花分外美丽,地底下的洋姜即将获得大丰收。高店村党支部书记王旭东看着面前的这片土地心里乐开了花,不禁感叹:“今年价格比往年都好,我们村今年洋姜种植又是一个大丰收。”
      高店村地处采煤沉陷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效率下降,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2017年,在外打工的王旭东看着那些曾经养育了自己,现在却满是荒草的土地,看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乡亲生活困苦感伤不已,在沉思中萌发出了返乡创业、把家乡建设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的想法。
      2017年11月,恰好高店村“两委”换届选举,王旭东自告奋勇,报名参选村党支部书记,并赢得了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担。
      想要致富,仅仅依靠外出务工是不行的。王旭东认为,发展特色产业才是硬道理。上任伊始,王旭东就开始思考用什么产业来带乡亲一起脱贫致富。经过考察,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梁军的帮助下,他决定发展洋姜产业。
      洋姜学名菊芋,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生长能力强,在水土保持、美化环境方面有着特殊的用途,又是天然的胰岛素与酵素,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肠胃病患者具有明显的调养作用。同时,还有产量大、经济价值高的优势。
      2018年3月,王旭东筹资800万元,并组织5户村民成立了麟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里土地70亩开始洋姜种植,合作社优先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优先安排困难村民在土地上务工。
      “像我这把年纪,打工都没地方要了,在合作社做点活,每天有80元收入,我很满意。”63岁的温书梅笑呵呵地说。
      “今年洋姜亩产可以达到5000斤以上,按照市场价格每斤1.5元计算,平均亩产值可以达到7000元以上。”王旭东说,“头一年的洋姜继续做种,以后只收不种,循环生长。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春季种在地里就不用管了,初冬农闲的时候直接从地里挖出来就可以卖钱了,投入不大,收益却不小。”
      得益于此,村民们将能利用的土地都种上了洋姜,墙根后院到处都能看到洋姜的影子,很多撂荒多年的土地又被重新开发了起来。
      经过两年的发展,今年该村种植洋姜面积达到320亩,既给村民带来了土地流转收入,又为村民带来了务工收入,常年参与务工的村民比过去种玉米收入翻了几番。
      说起村里的撂荒土地,王旭东百感交集。由于土地沉陷,原先村里340亩土地修建的130个大棚无人承包经营,土地流转金无人支付。2017年上任后,王旭东对撂荒大棚进行修缮,并多方联系业主发展西瓜、葡萄、草莓、甜瓜等大棚种植,盘活了撂荒的大棚,使村民持续受益。
      几年前,高店村的路多处是坑洼泥泞,村内环境脏乱差,杂物随处可见。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改善村容村貌,2018年以来,王旭东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方筹集,将村里主干道、小巷全部硬化,硬化道路1900米,硬化面积9500平方米。
      王旭东感慨地说:“看到这些年来村里的变化,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将继续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继续当好‘带头人’,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康庄大道!”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韩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02期

    • 第2020-11-01期

    • 第2020-10-31期

    • 第2020-10-30期

    • 第2020-10-29期

    • 第2020-10-28期

    • 第2020-10-27期

    • 第2020-10-26期

    • 第2020-10-25期

    • 第2020-10-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