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确定依据,在每年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收冬藏,从立冬开始,时令进入冬天。立冬,曾引发了古代诗人们的无限感慨和诗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篇。
“诗仙”李白对季节的变迁总是如此敏感,他的《立冬》诗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结冻,也懒得写诗了,寒炉中温起一壶美酒,边取暖边饮酒驱寒,醉眼蒙眬中,竟将月光当作了满地雪花。细读之,浪漫之情跃于笔端,尤其是最后两句,想象奇丽大胆。从诗句,我们也可以感知到古代的立冬日气温要比我们现在低得多,但更使人感到一个云游诗人的思乡之情。
立冬日正处于秋末,所以黄花落叶之景犹在,故而诗人多有提及。元朝陆文圭《立冬》写道:“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黄花带露,红叶飘飞,村歌互答,闲情高卧,实在是一番妙不可言的景象。而明人王稚登的《立冬》诗,则意味深重:“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诗人笔下的立冬可见些许禅意。秋去冬来,树叶落尽,立冬这晚已比昨宵冷多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因冷更盼家的温暖,却唯有禅月相伴,触景生情,望月怀远,其情切切,读来颇有感叹人生的意味。
立冬时节,品读这些千姿百态、千愁万绪的“立冬”诗,感受穿越时光的“立冬”,分明感到有一股寒意从字里行间向我袭来。
聂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