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发出通知: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山西经济日报》正式定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机关报。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时任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山西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张建国和全体报社员工心中激起千层浪,泛起激动的涟漪。
张建国于1992年至1998年兼任山西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彼时他定期主持召开编委会,与大家围坐在一起,深入探讨报社的工作方案,敏锐捕捉并着力解决报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张建国,依然在关心关注着这张报纸的发展。在他看来,省政府机关报在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关键地位。“作为政府发声的‘喉舌’和政策传播者,作为省政府机关报,我们承担着及时报道省政府决策、方针、政策的责任。”张建国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通过翔实的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政府的决策,为政府开展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多年来,《山西经济日报》始终不遗余力。
翻开已经泛黄的1993年《山西经济日报》合订本,仿佛穿越回那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记者看到11月9日的报纸上,那条通知被郑重地印在报头下方的正中间,通知的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分量:“《山西经济日报》创刊于1985年7月,8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主办单位的领导下,围绕我省的改革开放和兴晋富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我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一张报纸。此次将《山西经济日报》正式确定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机关报,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服务、监督和协调作用。”
张建国告诉记者,成为省政府机关报后,《山西经济日报》的使命更加多元且重大。除了致力于挖掘和报道地方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还具备监督平台的功能,不仅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使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加有力,还能够及时反映民意,为决策提供参考。
“成为省政府机关报重新奠定了《山西经济日报》的地位,受权发布省政府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法令和法规,新闻报道业务直接受省政府领导,日常工作也由省政府办公厅协调。”张建国的自豪与骄傲,溢于言表。
“将不负重托,尽心竭力,宣传改革,引深报道,提高质量,讲求时效,努力把《山西经济日报》办成全省一流的报纸。”时光荏苒,《山西经济日报》报委会和全体同仁许下的这一庄严承诺,从1993年延续到了32年后的今天。
漫长的时光里,《山西经济日报》始终与山西经济同呼吸、共命运,用一篇篇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报道,为三晋大地的发展呐喊助威,为时代的进步留下印记。
本报记者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