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余晓晖:用镜头发现 以图片呈现

  •   余晓晖,山西经济日报社原图片总监,一位资深的摄影记者,是那些年报社的一个“品牌”。
      眼前发黄的老报纸,是1997年5月23日出版的,刊发了一组题为《漳电股发行第一天》的新闻图片报道。这组照片用镜头语言生动记录了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首日的盛况。这在当年是山西经济生活中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作为早期登陆A股的山西电力企业,漳泽电力于1997年首次公开发行(IPO),是在我省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能源行业寻求融资发展的重要案例,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重大新闻价值。
      余晓晖的思绪回到了当年:“1997年5月22日是漳泽电力股票发行的第一天。接到通知后,我立刻骑上自行车赶往发行点。到位后迅速调试相机、抢占机位,准备采访。”活动中,余晓晖不时按下快门,及时捕捉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其中,股民争相认购股票的画面,在今天看来,仍有着不菲的历史价值。
      余晓晖回忆道:“当时在场的省领导在与股民亲切交谈中,不忘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并指示相关部门和媒体要加强股民风险意识教育。同时,他还表达了希望有更多山西企业上市,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愿景。”
      回到报社,余晓晖第一时间精心挑选、裁切照片,认真撰写说明,编发了这组稿件。稿件次日见报后反响颇佳,充分彰显了《山西经济日报》作为全省唯一经济类综合大报的导向价值。
      如今已八十高龄的余晓晖,是报社的元老级人物。1986年,他进入报社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后历任摄影部主任、总编助理、图片总监,在我省摄影界享有盛誉,曾任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能把爱好当成职业,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感谢报社为我提供了展示能力、发展自我的舞台!”余晓晖由衷地感慨道。
      在报社工作的20年间,他以独到的新闻视角和大量精彩的图片,与读者共同见证了山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高速的开工、建设与通车;亲历了几十次重大会议的召开;目睹了诸多传统企业改制后焕发的勃勃生机;欣喜于退耕还林等重大政策举措实施后的美丽画卷……他以镜头为笔,图片为墨,二十年如一日地记录、反映、呈现着山西的变化与成就,屡次获奖的作品便是其最好的注解。
      共事多年的同事们谈及余晓晖,总会提到他的“两面性”。多年来,他一直默默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此事鲜为人知,直到同事偶然发现受助学生的来信,才揭晓了他那颗温柔似水的心。然而在工作中,余晓晖却有着异于常人的倔强与执着。有一年报道全省两会,程序性报道任务繁重,身患高血压的他竟在现场累晕过去。而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他又出现在会场,依然忘我地工作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人认真,做事尽责。”这是余晓晖对自己二十年记者生涯的总结。
      对于报社的未来,他满怀期待:“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变与不变的坚守中,我们《山西经济日报》一定能顺应时代潮流,越办越好!”

    本报记者康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