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载春华秋实。今年,咱们《山西经济日报》迎来了创刊4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内心满是感慨。”山西经济日报社地方新闻部主任张晋生的眼中,透着深深的眷恋与自豪。
6月20日,我们的话题从2003年张晋生采写的《大运高速全线通车》这篇稿件说起。
“那年可是个值得记录的年份,大运高速全线通车,这是山西交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当时报社领导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重大新闻点,决定派记者深入通车现场进行全方位报道,我有幸成为这一重要时刻的见证者。”思绪打开的张晋生,眼中闪烁着光芒。
为了采写这篇稿件,当时作为摄影部记者的张晋生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大运高速建设的资料,了解其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与突破。“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这条公路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让读者看到它对山西经济发展的意义。”张晋生说。
通车当天,张晋生早早来到现场,内心充满震撼。“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这条公路承载的不仅是交通使命,更是山西经济腾飞的希望。”张晋生感慨道。
“当时,我采访了施工人员、当地居民和过往司机,记录下他们的喜悦与期待。为深度挖掘素材,我几乎跑遍了沿线的大小城镇,多次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张晋生回忆道。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大运高速全线通车》的报道刊发了,并引起了强烈反响。张晋生说:“许多读者反馈,通过我们的报道,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了大运高速对山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使我深刻体会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谈及在报社的成长历程,张晋生感慨万千:“刚入职时,我就是个怀揣新闻理想的新人,什么都不懂。有幸得到报社前辈的悉心指导,从新闻采写流程到采访技巧,一点一点地教会我很多。”张晋生回忆道,他第一次独立完成的报道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收获了同事们的鼓励与建议,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新闻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在之后的工作中,张晋生参与了报社多个重大报道项目,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其个人的成长与报社的发展始终同步。他说:“1985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山西经济日报》应运而生。我们始终紧跟时代脉搏,记录山西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如今,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山西经济日报社主动拥抱变革,从最初单一的纸质报纸,发展成为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于一体的全媒体矩阵。如今,覆盖27个平台的全媒体矩阵已然成形,形成‘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发布’的高效传播链条。”张晋生介绍道。
“报纸创刊40年,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未来,我们应继续紧跟时代步伐,以更敏锐的视角、更专业的态度,书写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张晋生坚定地说,“相信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报社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报记者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