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李影:在漫漫长夜里坚守和“发光”

  •   当城市沉入梦乡,山西经济日报社4楼的灯光总在深夜里孤独地亮着。
      7月1日凌晨,时针滑过两点,记者来到报社4楼,见到了要闻部夜班编辑李影,她和校对小声讨论稿件细节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夜班的节奏总是很快。在漫长的黑夜中,我们需要保持十二分的清醒,因为一个标点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巨大。”李影告诉记者,“打造一块精品版面,必须对稿件内容、标题、版面布局进行全方位打磨。”
      荣获第三十届山西新闻奖的2020年12月30日《山西经济日报》1版就是例证。版面背后那个紧张而繁忙的夜晚,李影记忆犹新。
      彼时,山西作为传统能源大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以新闻版面精准呈现全省上下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如何将创新置于宏大叙事的核心地位?当天的值班总编将头条稿件《书写转型发展的“山西答卷”》作为版面的“定星盘”。随后,版面编辑李影以“深度报道+精炼短评+亮点图片”的组合模式,让这篇深度报道更具冲击力。
      “做精品版面,稿件是根基,标题是灵魂。”李影说,“如何让大标题简洁大方、醒目突出,让小标题如利刃般划开议题、层次分明,值班总编、夜班主任、编辑要反复修改。只有标题简洁有力、一语中的,才能让稿件‘立’起来。”
      倒头条位置,配发了时效性强的消息《我省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约谈制度》。
      边栏也并非配角,她精编的《太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迈上快车道》《运城首家名特优产品直营店落户海南》等4条地域特色鲜明的消息,使整个版面搭配协调、信息量大。
      编辑版面时的从容,非一日之功。从2013年由大同记者站调入总编室时的忐忑,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沉稳,李影将成长归功于报社这片沃土。领导和同事毫无保留的“传帮带”,让她夯实了业务根基;报社持续提供的专业培训与交流平台,让她不断汲取新知、精进技艺。
      夜班的压力与疲惫是常态,支撑她年复一年坚守的是那份在字里行间找到的归属感与价值认同——报社的培养让她不断成长,找到了工作的意义。
      站在《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的新起点,李影坚定地表示,未来,她将以更专业的态度、更严谨的作风,继续为报社发展添砖加瓦。
      她告诉记者,深夜报社的灯,早已超越了物理的照明,成为一种精神坐标——在信息碎片化、传播快餐化的时代洪流中,总有一群“守夜人”,以如磐的定力、如火的热情和如琢如磨的匠心,在版面上精耕细作。他们守护的,不仅是报纸的安全出版,更是新闻专业的尊严。
      正是他们在寂静长夜里的坚守,才让那些关乎时代律动、发展大局的“山西故事”,得以在每一个清晨清晰、有力、温暖地抵达读者。
      这,便是新闻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的温暖答卷——在漫漫长夜里坚守和“发光”。

    本报记者吕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