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曾经挑水的日子

刘东霞

  我上初中时,国家刚刚恢复了高考,升学考试开始走向正规。我小学毕业后考入邻近陵川县的重点初中班,我们的班设在当时的附城完小,附近五个公社考上重点初中的学生都在这个班入学。完小设在一所古庙里,那时候许多学校都在古庙里,不知什么朝代修的那个庙,庙里有中殿和大雄宝殿。中殿将庙分成前后两个院,中殿两边是通往前后院的月亮门过道,大雄宝殿在后院的正后方,踞在青石高台上,气势高大雄伟,屋檐突出,四角高翘,门顶上“大雄宝殿”四个木雕字还看得清,屋顶上的黄绿两色琉璃瓦却支离破碎。前后两个院的东西厢房比中殿和大殿低,对仗工整地布局着,庙门两旁的小厢房更低些。这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古庙,在东西厢房的前面种有柏树和槐树,森森然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树冠如盖,上面有鸟窝。每到夏天,阴凉洒下半个院子,叽叽吱吱啾啾喳喳的鸟叫声不停,后院的西南角有个小门,出去就是我们的教室。我们每天听着愉悦的鸟叫声读书、写字、背课文、写作业,也高兴,也压抑。
  刚入学时,学校有三个初一班、一个初二班,没有初三班。因为从我们这一届起,全国统一初中教育改为三年制。学校有小学班,小学的教室都在庙外面的大院里,我们教室的后面。初中班的学生就是老大了,那时学校没有自来水,住宿生和老师用水得靠初中班的学生去挑。
  我们四个班级轮流挑水,在老师食堂的墙角处,有个约长2米,宽1. 5米,深1米的水池,用来存放老师的用水;在学生食堂的墙角处,并排放了两只大水缸,能存十几担水,供住宿学生食堂和学生洗漱用。每周六下午放学的时候,下个挑水班的劳动委员或者班长检查水池、水缸里的水满不满,如果满了,才肯接收任务。一般的情况是,每班只周三和周六下午集中挑两次水。在下午第二节课后,全班出动。学校没有水桶,对我们住宿生来说,借水桶是个大难题。每人将自己的交际才能发挥到极限,与外班同学拉关系,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借用水桶方便。有的同学借不来水桶,但每人几担水的任务不能不完,就给人家做题。老师曾禁止过这种发生在同学间的交易行为,但是禁而不止。老师,您能给我们都弄来水桶吗?
  水井在离学校二里远的村外低凹处,夏秋季节,井水很旺,水面快挨着井口了,站在井口边,能看到里面天的倒影和人的倒影,能感觉到里面彻骨的凉气,周边是庄稼地,种着玉米、谷子和高粱等,夏季长势茂盛,郁郁葱葱,有庄稼清香味飘来。春冬季的时候,井水很深了,往里面看看,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清,朝里喊叫一声,传来空洞悠长的回音。
  井台上没有辘轳,靠手提上水来。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水桶的把手上,一头握在手里,将水桶一点一点往井里探,桶子挨着水面就有了感觉,这时,往上稍提一提空桶,然后一个马步猛地将空桶向水里按,听到扑通响声,再迅速向上提,一桶水就打满了。我们力气小,尤其女生,得一至三个人合力把一桶水拔上来。个子矮的同学担子放到肩膀上水桶还挨着地,就把扁担两头的链子绕起一周,这样缩短了扁担与地面的距离,便能把水桶挑起了。力气小的同学挑不动两满桶,只能尽力而为。
  从水井处到学校是窄窄的、陡陡的上坡路,扁担放在瘦小的肩上,前后两只桶不停地忽悠,一左一右,悠来荡去,摇摇摆摆,水乘势在水桶里欢乐地打旋,跳跃,一会儿似乎停止了,一会儿又跳出桶外。跳出桶外的水滴落在曲曲折折的土路上,留下一串斑斑点点的湿印,我们慢腾腾地一步一步往坡上挪动,腰弯成了虾米状,吭哧吭哧不停地喘粗气,脸蛋儿憋成了红苹果。
  许多次在夕阳西照的时候,站在围墙里远眺操场那边我们的挑水队伍,挑水的影子在夕阳下很长很长,似一幅剪影。望着这剪影,我常想,什么时候能结束这种辛苦的劳动呢?
  我们用水是十分节俭的,男女宿舍各有一个学校发的洗脸盆,早晨起来值日生去食堂打来半盆冷水,就一个个挨着全把脸洗了,冬天也如此,一天只洗一次脸。衣服呢,回家再洗吧。一月回一次家,从家来时带够这一个月根据季节变化要增减的衣服。你看吧,回家时一个比一个脏,到校后都穿得干干净净。洗碗也是一盆水放到食堂门外,四十多个人在一盆水里洗碗,中间不换水,到最后洗碗水像我们喝的稀糊糊那样粘稠。现在回想,当时如果有一个人得了肝炎,咋办?我们不知道渴,不管夏天还是冬天,从未喝过水,不论冷水还是热水。
  很快,三年初中生活过去了,我也一天天长大,学校毕业后,又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但在物质上都没有那三年艰苦。1980年秋天土地下户,1981年6月份我初中毕业,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如今四十多年了,那座古庙里的每扇窗、每个门,打饭时的嬉笑吵闹,课堂上老师的音容笑貌,同学们挑水的一情一景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初中毕业后,教我们的几个老师有的改行了,有的调走了,还有一位英年早逝,我也就再没回去过母校。现在听说那座古庙里的初中年级早搬家了,搬到新修的镇中学,该中学仍然是本县教学质量比较好的一所初级中学,里面环境好,硬件设施也不错,有实验室、电教室、学生公寓、教师宿舍大楼,富有现代气势的教学大楼前,每天早晨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我想,曾经挑水的日子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插曲,一个回忆。如今,水龙头里随时涌出的清水,让生活便捷得近乎理所当然。但每当夜深人静,回忆起曾经挑水的日子,那些汗水与坚持,同学间的互助与欢笑,依旧清晰如昨。那些在挑水途中学会的坚韧、懂得的珍惜,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面对生活风浪时的底气。挑水的扁担早已搁置在时光的角落,可它挑起的,是生活的重量,是岁月的沉淀,更是我心中永不褪色的珍贵过往。每当回首,那些挑水的日子,都在提醒我,生活的本真,从不在于物质的多寡,而在于用心走过的每一步。

  (作者单位:晋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07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09期

  • 第2025-01-03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