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丰收节展会上,记者遇到了一个“老朋友”——本报曾以《清德铺一个传统村落品牌意识的觉醒》为题报道过的清德铺红薯。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农产品,却成了今日丰收节展会上最耀眼的“明星”。
展会上,新鲜出炉的红薯还烫着手就被游人一抢而空。“这个红薯真好吃,香甜软糯,入口即化,是小时候的味道。”争相品尝的游人不住地称赞,“要说本次丰收节上最热闹的展位,当属清德铺红薯。”
“不着急,大家都有份。小心别烫着……”清徐县徐沟镇清德铺村红薯协会的负责人李小兵,一边忙着烤制红薯,一边乐呵呵地说,“真是没想到,大家对清德铺红薯这么认可。”
“这次我们在丰收节上主推的品种是‘西瓜红’。”在红薯烤制的过程中,李小兵一有空就向游人介绍清德铺红薯悠久的历史,“清德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传统村落,种植红薯由来已久,据传从清光绪时候就享誉龙城。《徐沟县志》记载,‘清德铺村东南西面各有渠’,土壤保水性不强、肥力差,庄稼产量不高,却成就了清德铺红薯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聪明的清德铺人‘以地利补天时’,用勤劳的双手种植出了以甜绵著称、风味绝佳的清德铺红薯。”
一个个大小均匀、薯形漂亮的西瓜红红薯被整齐地码放在带有清德铺logo的包装箱里。李小兵打开包装箱向记者展示:“我们的红薯是用发酵羊粪种植的,薯形漂亮,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多,大家都说长寿和吃清德铺红薯分不开。前些年,尽管清德铺红薯品质优,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我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攀升,客户遍布大江南北。现在的清德铺红薯名气越来越大,已经走出山西,销往全国各地。”
本报记者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