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民声

不该消失的街头报刊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在街上能够看到报刊亭,路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买到心仪的报刊读物。不只在街头,往往居民小区也都有报刊亭或报刊摊,给阅读报纸、杂志带来了方便。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街头报刊亭消失了。或许有人认为,现在是智能化时代,微信、微博信息海量,网络阅读轻巧方便、藏书万卷,纸质报刊阅读的读者少了。固然,网络阅读能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但网络阅读终究不能完全替代纸质报刊阅读。
  纸质报刊阅读易形成有深度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网络阅读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的阅读。这种阅读容易使人形成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获得知识碎片。在一项关于阅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大学生阅读内容完全相同的纸质书和电子书,以分析大学生对两者所载内容的理解能力。试验要求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列出文章的关键点;三是提供其他任何让他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相关内容。结果表明:参与试验者对于印刷内容的整体理解优于网络阅读。这项研究表明,阅读纸质报刊对内容的理解要优于网络。另外,纸质报刊阅读真实可信。网络信息鱼目混珠,有真有假;纸质报刊的内容都要经过各个程序的严格审查,真实性有保证。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不喜欢纸质报刊,只是需求不同。一是老年群体离不开。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由于空闲时间多,文化生活单调,看看报纸、杂志是不错的选择。二是现代生活的需要。我国每年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加起来有100多天。人们不可能天天去旅游、时时去锻炼。闲暇时光,看看书、读读报、翻翻杂志仍是一种高雅的生活状态。三是保健的需要。老上网眼睛受不了、颈椎病高发,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之比较,纸质报刊更适合人们长时间的阅读。
  报刊亭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象征,它的消失可能连同文化的氛围和内容一同消失。因此,要把街头报刊亭当作书香城市建设的一个载体、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希望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下,街头报刊亭能够得以恢复与重建。

高国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25期

  • 第2019-09-24期

  • 第2019-09-23期

  • 第2019-09-22期

  • 第2019-09-21期

  • 第2019-09-20期

  • 第2019-09-19期

  • 第2019-09-18期

  • 第2019-09-17期

  • 第2019-09-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